幫朋友掛名公司法人有何風險
根據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規定,法律主體可能承擔的責任有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而具體到法定代表人,可以分析如下:
一、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以公司的財產對外獨立承擔責任,在經濟活動中如果因為違反合同義務或法定民事義務,應由公司對外承擔民事法律后果。也就是說,不管是掛名還是實質參與公司管理的法定代表人,都不需要因為公司經營過程中違反合同義務而承擔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違約責任。
二、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民法典》生效前,現行《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規定,公司從事了如下特定的違法行為,除公司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外,行政機關可以對公司法定代表人給予罰款的行政處罰:
1、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律師評析:這些違法行為不同于經營活動中的違約行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這些違法行為造成或可能造成公司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資格受損,對外承擔責任的能力削減,而這些行為往往是由于法定代表人的決策造成的,這些行為往往需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同意才可以執行,因此行政機關會直接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如予以罰款等。但是實踐中,如果法定代表人確實不知情,或者被人盜用了簽名章等,應當如何追究實際管理者的責任,是否可以作為債權由掛名法定代表人向實際管理者主張,尚待探討。
三、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目前對單位犯罪追究時,只追究對單位犯罪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因此,直接參與犯罪活動的法定代表人,有可能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而對沒有直接參與犯罪活動的法定代表人,是無需追究刑事責任的。也即,如果法定代表人能證明自己僅僅是掛名而已,并沒有實際參與單位犯罪行為,則可以因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而無需被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的代表機構,其職務行為視為公司行為,因此不需要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的管理機構,在公司有違法行為的情況下,有可能承擔行政責任,主要為罰款。至于刑事責任,只要法定代表人沒有作為直接負責人參與犯罪活動,則不應被追究法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幫朋友掛名公司法人有什么風險”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幫朋友掛名公司法人的風險包括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和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別人辱罵可以報警嗎
2021-01-03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