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及存在的缺陷
一、《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
《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范圍的規定在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有三方面的內容:(一)、侵犯人身自由權的刑事賠償;(二)、侵犯生命健康權的刑事賠償;(三)、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
對侵犯人身自由權利給予刑事賠償的有三種情形。即第十五條第(1)、(2)、(3)項規定:(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二)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以上三項就是《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使公民的合法人身自由權受到侵犯而應由國家賠償的范圍。概括地說就是因錯誤拘留、錯誤逮捕和錯誤判刑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國家應承擔刑事賠償責任。
二、《國家賠償法》對侵犯人身自由權賠償的實質意義及存在問題
我國《國家賠償法》采用了嚴格的法定主義原則和有限賠償責任原則。它的歸責責任是以無罪為標準的。即對無罪被錯誤羈押的,國家才給予賠償。對被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賠償實際上是對無罪羈押給予的賠償,被人們稱為“冤獄賠償”。只有那些有證據證明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而被嚴重剝奪人身自由權的被羈押的公民,才具有成為刑事賠償請求人的資格。
而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對那些有罪公民被錯誤羈押的,無論是輕罪重判、超期羈押,或者是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國家都不負賠償責任,同樣對于改判無罪但原判處管制、緩刑等沒有羈押的以及無罪的人被監視居住、取保候審的等都不屬國家賠償的范圍,因而都得不到國家賠償。以上幾種人身自由權雖被侵犯卻依然得不到國家的救濟。從刑事法律的規定來看,以上幾種情形是僅次于錯拘、錯捕和錯判的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行為,然而由于不屬于《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情形,從而得不到刑事賠償這種事后補救措施的保障,這是由賠償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保證人能否作為被執行人
2020-12-05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異地離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4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