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的時效分為兩種:
第一種視為告知訴權及起訴期限的:
【依據國家賠償法第13條: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行政賠償請求人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行政賠償請求后,被請求機關如果出現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行政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這兩種情況時,請求人可以在遞交賠償申請書后的期間(二個月)屆滿后的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同時以上兩種情況推定請求人清楚相關的訴訟時效
第二種未告知訴權及起訴期限的: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時,未告知賠償請求人的訴權或者起訴期限,致使賠償請求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其起訴期限從賠償請求人實際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時計算,但逾期的期間自賠償請求人收到賠償決定之日起不得超過一年。】
行政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包括未及時履行以及決定不予賠償)行政賠償義務機關未告知賠償請求人訴權或起訴期限,致使賠償請求人逾期(期限為三個月)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請求人的起訴期限從其實際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時計算,但逾期的期間自賠償請求人收到賠償決定之日起不得超過1年。
第二類:直接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的時效為自行政事實行為作出之日起的三個月。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行訴訟法第39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賠償請求人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了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三)、(四)、(五)項和第四條第(四)項規定的非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并造成損失,賠償義務機關拒不確認致害行為違法,賠償請求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類: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并請求賠償的,按照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的規定執行,分別適用行政訴訟法解釋的第41條、42條、43條。
行政訴訟法解釋
第四十一條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殘疾認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31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的適用問題具體有哪些
2021-01-13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交通致死司法程序
2021-01-18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