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分期付款的條件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guī)定:
一般來說債務要進行再分期付款的話,一般是出現了經濟危機的情況,而且前提是之前的履行還是比較良好的狀態(tài),但是還是需要債權人同意才可以的。
債務途徑
債務清償途徑就是指解除債權債務關系的方法。主要分兩大類,即正常途徑和特殊途徑。
(1)正常途徑
正常途徑是債務人依據約定履行債務時所采用的方法。如企業(yè)到期足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還銀行貸款、支付供貨廠商的應付貨款;用合質合量的產品或勞務償付預收貨款等。
(2)特殊途徑
由于債務企業(yè)暫時的償債能力或約定條件的變更等原因,不能履行其債務時所采用的方法。依具體情況的不同,有以下方式:
協商。它是因債務人的原因到期不能履行債務,經與債權人協商,由債權人做出讓步,同意延期償還并免除債務人違約責任的一種方法。在我國法律中,比較鼓勵這一和解糾紛的方式。因為,一方面有利于債權債務企業(yè)之間保持良好的業(yè)務關系;另一方面,又可避免采取其他方式所花費的開支。但這一方法只有在債權人對債務人有同情或樂觀預期時才使用。
調解。因債務人的原因不能約期履行債務而又不能與債權人協商一致時,經由中間人調停,促成雙方當事人諒解,達成新的協議,使債務得到解決的一種方法。具體形式有: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和司法調解。不管具體調解形式怎樣,調解過程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政策規(guī)定,并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達成不違背法律、政策的協議。
仲裁。雙方當事人將爭議交給共同信任并無直接利害關系的第三者或專業(yè)仲裁機構做出裁決,雙方有義務履行的解決債務糾紛的方法。盡管仲裁不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但作為法律的仲裁制度,還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強制力即一方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不履行裁決,另一方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判決。雙方當事人不能通過協商等方式解決債務糾紛,當事人的一方到法院起訴,請求法院通過審判程序解決債務糾紛的方法。其結果是:債務人或履行原有債務,或按規(guī)定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和賠償因欠債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它是一種強制手段即發(fā)生法律效力判決的當事人如負有履行義務,就應自動履行,如不自動履行,人民法院的執(zhí)行組織可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或審判組織的移送,按執(zhí)行程序強制執(zhí)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債務人提出了分期付款這個條件的話,那么一定要經得在債權人的同意才可以,這個主要是針對于在整個過程中,債務人已經沒有能力在償還高額的費用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20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商業(yè)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jiān)護人
2020-11-26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yǎng)費嗎
2021-03-18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jiān)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