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告起訴時,在訴狀中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處理。
我國第九條規定,“公民(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民事權利能力是成為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債務人死亡后,已喪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民事主體資格。起訴時,原告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通知原告變更適格的主體,原告拒絕變更的,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二)原告起訴時將數個繼承人中一部分列為被告的處理。
人民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的規定,通知享有繼承權的其他繼承人作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在繼承開始后,被繼承人的一切財產權利至遺產分割前這段時間內均歸繼承人共同共有。我國對此雖無明文規定,但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國財產繼承存在著分割前的共同共有階段,共同共有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各共同共有人應參加訴訟。審查主體時,只有遺產未分割,應通知各繼承人停止分割。我國繼承法沒有詳細規定債務清償的時間問題,但是根據繼承法的原則精神,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起到遺產分割前先對被繼承人的債務進行全部清償,如有剩余,對剩余的遺產在繼承人中間進行分割。這樣可避免遺產分割后,在債權人有數人時,哪個債權人的債權由哪個繼承人負責清償的難題,也可以避免因繼承人生活困難,其繼承得來的遺產處理掉,難以估價,可能損害債權人利益。
(三)原告起訴時,遺產分割結束,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清償原則按其繼承份額由各繼承人按比例清償,法院應通知所有參加分割遺產的繼承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四)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處理。
按一般的民法原理講,它的生效時間應溯及到繼承開始時,放棄繼承的內容既包括放棄遺產的繼承,又包括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從繼承開始時到遺產分割結束與放棄繼承者無關,也就談不上負擔清償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法院不應追加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參加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0-12-14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