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糾紛案件解決方式有哪些?
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仲裁
合同當事人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如何確定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管轄?
(一)首先要明確買賣合同雙方是否有選擇管轄的書面協議:
若有選擇管轄的書面協議,且符合《民事訴訟法》第34條、《民訴意見》第24條的規定,則以該協議確定管轄法院。
(二)若買賣合同雙方沒有選擇管轄的協議,或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則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3的規定,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若合同雙方沒有關于合同履行地或交貨地的明確約定,則根據《購銷合同履行地規定》第1條、第3條的規定,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若買賣合同雙方有明確的合同履行地或交貨地的約定,則應該區分合同是否實際履行:
1.合同未實際履行的,根據《民訴意見》第18條及《購銷合同履行地規定》第1條、第3條的規定,如果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合同實際履行的,根據《民訴意見》第19條及《購銷合同履行地規定》第2條的規定,當事人實際履行中以書面方式或雙方當事人一致認可的其他方式變更約定的,以變更后的約定確定合同履行地。當事人未以上述方式變更原約定,或者變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問題的,仍以原合同的約定確定履行地。
三、經濟合同糾紛案件包括哪些?
1、根據合同的種類,經濟合同糾紛包括購銷合同糾紛、工程承包合同糾紛、加工承攬合同糾紛、倉儲保管合同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聯營合同糾紛等類型;
2、根據糾紛引起的原因,經濟合同糾紛可分為因一方締約過失而引起的糾紛、當事人違約而引起的糾紛、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存在瑕疵而引起的糾紛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公承諾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26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法定贍養人
2021-02-19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