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8日,張三與李四簽訂了買賣水泥的合同,合同總價款為30000元,由于張三欠王五貨款45000元,于是張三與李四在合同中約定:李四應將水泥款30000元支付給王五。合同簽訂后,張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交貨義務,李四在收貨后向王五支付了10000元的貨款。為此,王五向法院起訴,要求李四清償剩余的20000元貨款。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張三和李四之間產生了買賣合同關系。而李四與王五之間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故李四沒有向王五支付貨款的合同義務,所以,王五不應該起訴李四,應以張三為被告。
第二種意見認為:王五通過李四接受了張三所欠的貨款,即表明他接受了張三和李四為其設定的權利。那么李四就應受到這種設定權利的約束。所以,李四不履行支付貨款的義務,王五可以直接向李四行使權利。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合同相對性原則認為,合同僅于締約人之間發生效力,對合同外第三人不發生效力;合同締約人不得以合同約定涉及第三人利益的事項,任何一方締約人不與第三人發生權利義務關系。為了適應復雜多樣的社會關系,提高社會經濟運行的效率,各國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張了合同的效力范圍,合同相對性理論也逐漸受到了沖擊,出現了許多合同相對性的例外情況。比如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出現。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指訂約人并非為自己而是為他人設定權利的合同。此種合同的法律特征為:(1)第三人不是訂約當事人,不必在合同上簽字;(2)該合同只能給第三人設定權利,而不得為其設定義務;(3)該合同的訂立,事先無須通知或者征得第三人的同意。第三人利益合同屬于利他合同一種,如果債務人不履行義務,第三人和債權人均可以請求其承擔責任。正是由于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將對第三人發生效力,所以,此類合同是合同相對性的例外。我國《》第64條是關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規定。事實上第64條并沒有直接規定第三人請求履行的權利。但是應當認為,第三人有權向債務人請求履行(見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編著的《合同法解釋與適用》p283,**出版社)。在本案中,王五可以接受張三和李四為其設定的合同權利,也可以拒絕為其設定的合同權利。如果王五接受了張三與李四關于向第三人履行的條款,那么可以請求債務人李四履行。如果王五未接受張三與李四關于向第三人履行的條款,那么李四的債務并不因此免除,他仍然要向債權人張三履行合同義務。另外,李四基于對張三的抗辯,可用以對抗王五。
綜上,王五接受了李四的履行便意味著其可以要求李四繼續履行未清償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該如何補償
2021-03-24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領導發的色情圖片給員工公司有什么責任
2020-11-27注冊空殼公司違法嗎
2020-11-28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什么是放棄繼承權,怎么放棄繼承權
2021-03-22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