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應如何從訴訟程序上和實體上保護債權人合法債權并實現(xiàn)之,應當是司法中予以重視的課題。
債務人死亡案件牽涉到繼承人、受遺贈人、繼承參與人和他們相互之間以及他們與原告(債權人)、集體組織、其他公民之間所發(fā)生的析產、遺產管理、清償債務、繼承、遺贈等權利義務關系。具體訴訟中適格的被告是誰,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原告起訴時,在訴狀中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處理。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guī)定,“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民事權利能力是成為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債務人死亡后,已喪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民事主體資格。起訴時,原告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通知原告變更適格的主體,原告拒絕變更的,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2.原告起訴時將數(shù)個繼承人中一部分列為被告的處理。人民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的規(guī)定,通知享有繼承權的其他繼承人作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在繼承開始后,被繼承人的一切財產權利至遺產分割前這段時間內均歸繼承人共同共有。我國繼承法對此雖無明文規(guī)定,但從我國國情出發(fā),我國財產繼承存在著分割前的共同共有階段,共同共有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各共同共有人應參加訴訟。我國繼承法沒有詳細規(guī)定債務清償?shù)臅r間問題,但是根據(jù)繼承法的原則精神,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起到遺產分割前先對被繼承人的債務進行全部清償,如有剩余,對剩余的遺產在繼承人中間進行分割。這樣可避免遺產分割后,在債權人有數(shù)人時,再辨別哪個債權人的債權由哪個繼承人負責清償?shù)碾y題,也可以避免因繼承人生活困難,其繼承得來的遺產已被處理掉,難以估價,可能損害債權人利益。
3.原告起訴時,遺產分割結束,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清償原則按其繼承份額由各繼承人按比例清償,法院應通知所有參加分割遺產的繼承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4.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處理。按一般的民法原理講,它的生效時間應溯及到繼承開始時,放棄繼承的內容既包括放棄遺產的繼承,又包括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從繼承開始時到遺產分割結束與放棄繼承者無關,也就談不上負擔清償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法院不應追加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參加訴訟。
5.遺產管理人參加訴訟問題。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爭奪”。這一立法精神表明遺產管理人是存有遺產的人,按照我國生活習慣,存有遺產的人一般多是繼承人,在有幾個繼承人并存的情況下,存有遺產的繼承人為遺產管理人。有繼承權的繼承人同時又是遺產管理人的,應是債務人死亡案件的被告。
6.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與其共同共有財產析產前,對共同共有財產中被繼承人的遺產實施保管的,人民法院應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7.債務人死亡后,雖有繼承人、受遺贈人,但他們都放棄繼承權、受遺贈權,或者沒有繼承人、受遺贈人。存有遺產的遺產保管人為本案被告。但死者的遺產沒有人管理時,我國繼承法雖無明文規(guī)定,但社會習慣由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或所在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主要遺產所在地的基層組織負責保管遺產。對爭當或拒絕充當遺產管理人,會造成對遺產的損壞散失,直接損害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的,債權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可申請人民法院依法指定遺產管理人。債權人在被指定的遺產管理人拒絕清償債務時,可以將遺產管理人為被告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不到十級如何處理
2020-11-26債的擔保是獨立的嗎
2020-11-26警察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怎么處理
2020-12-31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fā)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競業(yè)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yè)務嗎
2021-02-16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