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后死亡怎么辦
一般來說,只要進行過工傷認定,在認定有效期內,不論工人是否死亡,工傷認定依然有效,所以,只要在工傷認定有效期內,事故死亡半年工傷認定依然有效。
工傷死亡認定后下一步如何進行分兩種情況:
1、如果用人單位有繳納社保,則帶上相關證明材料,去當地社保經辦部門辦理領取因工死亡待遇;
2、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繳納社保,由用人單位承擔所有的賠償責任。
工傷死亡賠償項目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工亡賠償金包括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
(一)喪葬補助金
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注: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統籌地區是指直轄市和設區的市)。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等有關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準:
(1)按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2)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3)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地方法規會根據當地情況在上述幅度內確定當地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傷認定后死亡怎么辦可以分為兩種情況處理。首先要看用人單位是否為員工辦理工傷保險,如果有工傷保險,可以直接到社會保險部門領取工傷死亡賠償,但如果用人單位未為員工辦理工傷保險,則該員工的工傷死亡賠償則都會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死亡賠償的項目包括了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以及對親屬發放的撫恤金。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1-01-01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公司跨區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