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行為主要形式的表現
1、使用侵權
是指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行為。使用侵權是實踐中常見的一類商標侵權行為,根據《商標法》有關規定,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必須經過商標注冊人的同意,并簽訂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如果未經同意即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無論其有無過錯,都會構成對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權。與使用侵權密不可分的還有商標淡化,這是使用侵權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如一些企業或個人在未取得商標所有人許可的情形下,將他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當作某類商品或服務的通用名稱使用,或者當作廠商名稱、域名使用,使該商標無法區別于該類商品或服務的通用名稱、廠商名稱、域名,從而損害了該商標的顯著性,使得商標淡化。其直接侵害對象是商標,間接侵害對象是商譽。
2、銷售侵權
是指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經銷商是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媒介,負有向消費者提供合格商品的義務。如果經銷商向消費者提供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無疑是在幫助商標侵權人實現其目的,有損商標注冊人及消費者的權益,故也將其規定為商標侵權行為。對這種商標侵權行為,修訂前的《商標法》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則,即只有在經銷商明知或應知其所經銷的商品為侵權商品時,才追究經銷商的商標侵權責任,在經銷商無過錯時,不成立商標侵權行為。但這種規定雖然考慮到了無過錯經銷商的利益,也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但是畢竟不利于保護商標權,而且在實踐中給執法帶來了一定困難。因為經銷商一般都不會承認其是在“明知”或“應知”的情形下經銷侵權商品的,而判斷經銷商主觀上是否“明知”或“應知”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新《商標法》對此進行了修訂,取消了“明知”或“應知”的規定?!渡虡朔ā穼⑦@類行為規定為商標侵權行為,是想在流通環節設置一道法律障礙,使假冒注冊商標行為人的目的難以得逞,減少商標侵權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危害。
3、反向假冒侵權
反向假冒侵權是指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這類侵權行為是《商標法》修訂時新增加的。反向假冒之所以構成商標侵權,是因為商標和它所標示的商品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這種內在聯系隨著商標聲譽、商品聲譽的擴展而加深。而商標權的功能,在于維護該聯系的穩定與發展。破壞該聯系的行為,影響了商標功能的正常發揮,也損及了他人商標權。在反向假冒中,行為人并非商品的最終用戶,該行為人為地割裂了商標與商品之間應有的聯系,剝奪了他人之注冊商標通過進一步流通來擴展其聲譽的機會,影響了消費者對商標注冊人的認知,導致商標注冊人的經濟利益不能完全實現,損害了商標權人對其注冊商標的專用權,自屬商標侵權。
4、其他侵權
其他侵權是指除了使用侵權、銷售侵權、反向假冒侵權之外的給他人注冊商標權造成損害的行為。根據《商標法》的有關規定,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主要是指以下幾種行為:即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行為;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行為。
對屬于侵犯商標的行為,我國《商標法》也作出較具體規定,這樣既增加了法律的可操作性,又直觀的告訴了人們哪些屬于商標侵權行為,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侵權行為日益多樣化,法律的更新速度也遠遠補不上社會的發展變化速度,著就是的在許多商標侵權案件在并找不到可直接使用的法律規定,需要根據案件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財產保全會通知當事人嗎
2021-01-07合同約定與合同法規定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01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涉外離婚爭取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1-01-02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被拆遷人的補償權如何取得
2020-12-21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14有戶口未必能獲拆遷補償
2021-02-06高速拆遷應該由哪級政府審批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