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與國有企業的關系
(一)、國家豁免中國家的含義
根據《聯合國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公約》第二條規定,國家是指:(1)國家及其政府的各機關;(2)、有權行使主權權力并以該身份行事的聯邦國家組成單位或國家政治區分單位;(3)、國家機構或部門或其他實體,但須他們有權行使并且實際在行使國家的主權權力;(4)、以國家身份行事的國家代表。同時該公約采取了限制國家豁免主義,明確規定一國如與外國一法人或自然人進行一項商業交易,而根據國際司法適用規則,有關該商業交易的爭議應該由另一國管轄,則該國不得在該商業交易引起的訴訟中援引國家豁免。可見,即使爭議主體是國家,也不一定能適用國家豁免規則。(二)、國有企業的含義
國有企業又稱國家企業。在國家豁免領域,國家企業常常被包含在不同的概念和用語中,如在美國《外國主權豁免法》中,國家企業被包含在外國“部門或機構”的概念中,在英國《國家豁免法》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國家豁免法中,國家企業被包含在“單獨實體”的這一概念中。而根據美國學者**德曼2的分類,國家企業分為:(1)、由政府部門控制的企業,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形成一般行政機構的一部分;(2)、公共企業,即由政府機構通過法令或者規章成立的,一般作為公法的機構;(3)、國家部分或者全部控制的商業企業,與其他商業企業很難區分,受該國民法或者商法的支配3。我國的國有企業一般主要集中在后兩種類型,這也是我們重點討論的地方。而第一種類型的國家企業作為國家行政機構的一部分,理應享有國家豁免,學術界沒有過多的爭議。
(三)、國家豁免領域中,國有企業的特殊性
(1)、國有企業產權的矛盾性。我國公司法規定第四條規定: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公司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于國家。但是,財產權是指具有直接經濟內容的權利,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繼承權、經營權和物質幫助權。可見所有權也是財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公司法》中一方面規定公司享有全部法人財產權,另一方面又規定國有資產部分的所有權屬于國家。這就產生了自相矛盾的地方,對于一個國有公司而言,他如果被民事起訴并且要求做出賠償,那么它有沒有權力將公司中的國有資產作為賠償額支付給對方?如果該國有公司資不抵債,則能否使用“揭開法人面紗”的規則,要求國家出面為國有公司埋單?(2)、國有企業利益追求的二重性4。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般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最基本的動力和最終的目標都是經濟利益。因而,他們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配置資源,安排生產和經營。然而對于大多數國有企業而言,他們除了追求市場利潤的目標之外,還要承擔提供公共產品,擴大就業,保持社會穩定等社會目標。有的時候,為了實現社會目標,國有企業不惜虧損經營。所以從國家豁免的角度而言,國有企業承擔的具有政府職能的經營任務時,也應將其視為政府的一個組成部分,享受國家豁免。
二、國有企業享有國家豁免的情況
隨著現代國家參與國內經濟活動的增加,政府行為日益復雜,某些國家會將其一部分職能賦予一些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民間實體,讓他們行使某些國家的主權權力。在這些特殊情況下,筆者認為他們可以享受國家豁免權。而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也認為國家機構和部門,以及其他法律實體包括國有企業9。而筆者認為這里的國有企業側重于執行國家授權任務的國有企業。此時,國有企業的行為不屬于商業范疇,而相當于國家性質權力。
在我國,雖然國有企業一直在進行以“政企分開”為核心的改革,但是國有企業行使國家行政權力還是比較多的。理論上,國家行政權力理應只能由政府行使,但是隨著現代行政事務的增加和行政范疇的擴大,很多專業性和社會性的行政事項如果還由國家單方行使,一方面不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國家的行政成本。所以,國家政務也出現了”外包”的現象。而國有企業作為”承包方”,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被授權行使行政權力的國有企業包括兩類:(1)、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職能的轉變,由原政府部門改建過來的行政性國有企業,如物資公司,煙草公司,自來水公司和煤氣公司等;(2)、根據授權從事一定國家行政權力的國有企業,如《外輪公司供應外輪、海員商品價格管理》中規定:出口口岸價,由有關省市自治區商委,商業廳和出口口岸外輪公司分級管理,其他商品價格由各口岸外輪供應公司管理,可見外輪供應公司承擔了國家價格管理的職能。10對于這樣的國有公司,我們應該將其視為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在適用國家豁免時,分析其是否從事了主權行為。即使是這類國有企業,如果其從事的是私行為,則仍不能享有國家豁免權。
另一種情況則是由于國家本身在外國法院受到起訴,而牽連到國有企業財產。在限制豁免主義流行的今天,國家由于其從事商業行為而承擔責任,此時國家不享有主權豁免,應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很多國家以國有企業的財產的所有權屬于國家為由,在財產執行時,要求國有企業為國家的行為承擔責任。講解就到這,如果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意外失火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08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