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非犯罪從重處罰情節
非犯罪情節指犯罪事實以外與犯罪人密切相關的,表明犯罪人人身危險性的事實。根據司法實踐,量刑情節可分為罪前、罪中、罪后、罪外四類。罪中情節指的是犯罪情節;罪前情節,指的是行為人在實施犯罪之前就存在的、足以表現犯罪人主觀危險性的事實;罪后情節指行為人實施犯罪后,對其所實施的犯罪行為所持的態度,如認罪態度,退賠表現等;罪外情節,指的是獨立于犯罪過程而在罪前、罪中乃至罪后都存在的一些客觀事實,這些客觀事實本身與犯罪事實并無必然的聯系,主要是指犯罪人的身份,如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但以特定的主體為犯罪構成要件的,主體屬于罪中情節)。
二、非犯罪情節有哪些情形
非犯罪情節,作為法定從重處罰的依據有以下幾種情況:總則部分有累犯(刑法第65條),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累犯(刑法第66條);分則部分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誣告陷害罪(刑法第243條),緝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刑法第349條),掌握國家秘密的國家工作人員犯叛逃罪(刑法第109條),司法工作人員犯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刑法307條),毒品再犯(刑法第356條),海關、外匯管理部門以及金融機構、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公司、企業或者單位的工作人員與騙購外匯或者逃匯的行為人通謀,為其提供購買外匯的有關憑證或者其他便利的,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和單據而售匯、付匯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規定》第5條)。
非犯罪情節,如果要作為從重處罰的依據,則必須嚴格掌握法定條件。如累犯,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即前罪與新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與新罪都判處或者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新罪發生在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之后的5年以內。上述三個條件,缺一即不能作為累犯處理。又如毒品再犯,也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即前罪系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而非其他毒品犯罪;犯上述罪被判過刑;后罪須系刑法第六章第七節所規定的犯罪。再如特殊主體犯某些罪而必須從重處罰,則要對行為人是否符合特殊主體,依照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嚴格審查。
綜合上面的介紹,犯罪分子有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時,要進行從重處罰。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非犯罪情節有哪些情形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如何規定
2021-02-19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