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于商標侵權行為的處罰是如何規定的
商標侵權行為的處罰有三個方面,即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
商標侵權屬于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應當依民法及商標法與關規定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118條規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同時,《商標法》第39條規定被侵權人可以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具體地說,承擔責任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停止侵害。只要商標權仍在存續期間,只要侵權行為實際存在,不論侵權行為是否造成商標權人的實際財產損失,不論琴權行為持續時間長短,表現形式如何,均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其侵權行為。停止侵害表現為,停止繼續生產或銷售侵權產品,停止繼續制造或銷售他人注冊商標標識,停止在同一種或類似的商品上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停止繼續為侵權行為提供各種便利條件等。
(2)消除影響。商標權人因侵權遭受商譽損害的,有權要求侵權人在侵權行為造成影響的范圍內以登報等方式消除影響,恢復聲譽。實踐中,也可以由被侵害人在報紙等新聞媒介上公開發表聲明,以澄清被侵權的事實真相,費用由侵權人自行負擔。
(3)損害賠償。商標權人因侵權遭受財產損失和商譽損失的,有權要求經濟賠償、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損除成本和稅金的獲利部分),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每件產品的利潤乘以減少的銷售總量之和),對此賠償額計算方法被侵權人有權選擇。
二、行政處罰
根據商標有關規定,對于商標侵權行為,被侵權人可以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求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采取如下處理措施:
(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2)收邀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
(3)消除現存商品上的侵權商標;
(4)收繳直接專門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如果采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或者侵權利行為與商品難以分離的,責令并監督銷毀侵權商品;
(6)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以根據情節處于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實踐中,對于經銷侵權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行為如何計算其非法經營額問題有不同做法。問題在于已購進而尚未銷出的那部分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價值是否應當計入非法經營額范圍,我們認為:這里的非法經營應當是廣義的,購買商品和銷售商品對于經銷商來說是一手不可分割的經營活動,只有購入才能售出,購入是為了售出從而牟取暴利,因此,已購進而來銷出部分商品價值應當計入非法經營額。具體的計算辦法如下:一、商品已全部銷售的,其銷售總額為非法經營額;二、商品尚未銷售的,其購入總貨款為非法經營額;三、商品部分銷售的,已銷出部分的銷售額加上尚未售出部分的購入貨款之和為非法經營額。
三、假冒商標罪的刑事責任
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是一種嚴重的商標侵權行為,任何人都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控告和檢舉;對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除賠償侵權人的損害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假冒商標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一段時期里,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大量的假冒他人注冊商標行為,價高質次的的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極大地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和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鑒于此,我國《商標法》第四十條對假冒商標罪作了專門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又作出了《關于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為制止和懲處各種假冒商標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1)假冒商標罪的構成
構成假冒商標罪的要件有四個方面:一)、犯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又侵犯了國家商標管理活動;二)、犯罪的客觀方面是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假冒商標及相關行為情節嚴重;三)、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非故意者不構成本罪;四、犯罪的主體是企事業單位及其有關人員和個體工商業者(包括沒有營業執照的個人)。
(2)假冒商標罪的表現形式
假冒商標罪的客觀行為包括下述三種: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劣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劣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3)認定假冒商標罪應劃清與一般商標侵權行為的區別
一般商標侵權行為是指那些一經發現很快被制止,尚未造成嚴重的后果,或危害不大的侵權行為。假冒商標罪則必須是實施了假冒商標行為,而且情節嚴重的才構成。所謂情節嚴重,指假冒產品造成了人身損害的,假冒者屢教不服的,假冒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的,假冒行為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的,假冒手段惡劣的,假冒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國內國際惡劣影響的,假冒者形成了團伙或集團的,擅自制造或者銷售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多、獲利大、手段惡劣、屢教不改,影響極壞的等情形。
(4)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刑事責任
根據法律有關規定,假冒商標罪應按具體情況承擔如下的刑事責任: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和劣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劣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違法所得的數額較多,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或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于企事業單位實施假冒商標犯罪行為實行“兩罰制”。一方面,對企業事實單位判處罰罰金,另一方面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對假冒商標罪的犯罪主體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不免除其賠償被侵權人損失的民事責任。
商標侵權行為的處罰有三個方面,即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貸款到期后怎么解除抵押
2021-01-05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