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行賂罪的量刑標準
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刑法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行賄罪定罪量刑。
單位行賄是由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其負責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獲取的不正當利益也歸單位所有。如果在單位行賄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單位行賄所取得的非法利益中飽私囊,歸個人所有的,根據本條規定,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個人行賄罪處罰,即犯行賄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對“單位行賄罪”適用刑罰應注意的問題
(一)罰金刑的適用問題。根據《刑法》第52條的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對單位判處罰金時,同樣應遵循這項原則。但是,中國刑法總則中的罰金刑,沒有具體的法定數額,而刑法分則中對貪污賄賂罪的罰金也是如此。在目前尚無立法規定的情況下,應通過司法解釋的途徑,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建議參照其他經濟犯罪的標準,以單位行賄犯罪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處以罰金較為適宜,當然給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大小、犯罪手段是否惡劣等情節亦應綜合考慮。
(二)直接責任人員的范圍及其刑事責任的劃分。這里所指的直接責任人員是《刑法》所稱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統稱。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直接策劃、組織、指揮或批準犯罪活動的單位領導人員,通常情況下為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一概而定,不知道或不起決定作用的單位領導人,不能成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主管人員。有的單位領導人官僚主義、玩忽職守或被壞人蒙蔽、受騙上當,應負黨紀、行政責任,甚至要負玩忽職守或其他瀆職犯罪的刑事責任,但不應承擔行賄犯罪的刑事責任。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則指直接實施、積極參加犯罪活動,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
無論單位還是個人,只有有受賄的行為,就會受到法律的處罰。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