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對某基層法院以來判處的搶劫案件進行了調研,通過對其中176名被告人的犯罪情節和量刑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一般情節的搶劫犯罪,即在刑法第263條規定的第一檔次量刑幅度3—10年(不含10年)范圍判處的114人,其中被判處有期徒刑3—4年的有34人,占該檔次量刑人數的29.8%;被判處有期徒刑5—6年的有51人,占44.7%;被判處有期徒刑7—9年的有29人,占25.4%。調研中發現,盡管個案均在法定量刑幅度內判處,總體上也注意了量刑相對平衡,但部分犯罪情節相近的被告人所受到的刑罰懲罰程度卻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差別還較大。
比如,同樣是搶劫作案一起,被告人都不具有法定從輕、從重情節,有的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罰金1千元;有的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零6個月,罰金1千元;有的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罰金1千元,其中存在的量刑差異顯而易見,尤其是在主刑不同的情況下,罰金刑的數額卻沒有差別,不能體現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再如,被告人甲盜竊摩托車1輛,價值人民幣7560元,后因抗拒抓捕轉化為搶劫,案發后贓物被追回且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罰金2千元;而被告人乙盜竊摩托車1輛,價值人民幣5664元,后因持刀威脅,抗拒抓捕轉化為搶劫,案發后贓物被追回,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零6個月,罰金3千元。比較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發現有的判決主刑較重,而罰金數額卻相對較低;有的主刑較輕,罰金卻相對較高。無論這兩案的主刑是否適當,僅從罰金刑來比較,明顯有失平衡。
當然,搶劫犯罪的客觀表現比較復雜,被告人的作案手段、暴力威脅程度、脅迫方法,以及被告人的主觀惡性等情節不可能完全一致,量刑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官在審判過程中所感知的犯罪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雖然從理論上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但其實際危害不大,量刑時也難以準確把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交通事故認定不服該如何起訴
2021-01-02非法行醫致人死亡會怎么判
2021-01-31四級醫療事故賠償的計算方法
2020-12-23申請法律援助應當符合的基本條件
2021-03-03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