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實施之前,我國刑事訴訟模式富有職權主義色彩,庭審方式表現(xiàn)為糾問式,人民檢察院在開庭審理前就將全部案卷移送至法院。法院通過庭前實體性審查,只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構成犯罪并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開庭審理。這種模式導致法院先人為主,難以在庭審中保持中立地位。庭審中控審不分,法官承擔著部分本應由公訴人行使的職權,如訊問被告人、出示證據等,控、辯、審之間的關系成為控審合為一方對被告人(含辯護人)另一方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法官在認定被告人犯罪后,積極主動地行使對被告人的量刑權,人民檢察院行使量刑建議權缺乏動力和積極性。
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案件的審判方式作出了重大改革,吸收了當事人主義的合理內核,形成了以控辯雙方互相對抗、法官居中裁判為特征的庭審模式。庭審方式的這種改變,一方面加重了公訴人的責任,公訴人需要承擔全部的舉證責任。公訴人出席法庭指控犯罪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公訴人對證據的掌握、展示和運用程度。另一方面,新的庭審制度增強了法庭辯論的對抗性,有利于促使公訴人客觀全面地了解案情和正確地行使公訴權,同時也為檢察機關正確行使量刑建議權提供了契機。公訴人面對處于居中裁判角色的法官,只有充分全面地闡述定罪和量刑的意見,并與辯護方就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及罪輕罪重展開辯論,才能充分發(fā)揮公訴職能,也為法官最終準確定罪量刑提供充分有力的參考。因此,檢察機關充分有效地發(fā)揮量刑建議權,成為適應庭審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兩個法律沖突怎么解決
2021-03-26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房地產開發(fā)流程是什么
2021-02-12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xié)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24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1-31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