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點認為,量刑建議制度的推行會把檢察機關置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不利于維護檢察機關的威信與良好形象。例如,有人認為:在案情重大、復雜、疑難的情況下,法院的量刑則極有可能與檢察機關量刑建議不一致,則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上訴和抗訴,社會效果不好;檢察院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擔負著法律監督的職責,其所作出的決定是不能隨意被變更的,實際處刑與量刑建議不一致就是說明檢察院在辦錯案。基于這種認識,試點量刑建議制度的檢察機關一般有意無意地將量刑建議的采納率作為評價量刑建議質量的重要依據。
之所以存在上述這種觀念上的錯誤,是在于不能客觀地看待量刑建議與實際處刑之間存在的差異。日本學者**滋夫根據日本最高裁判所事務總司編輯的《昭和四六年即公元1971年司法統計年報——刑事編》,發現在司法實踐中,法官按檢察官建議量刑的70%到90%程度進行量刑的案件占大多數。對大部分刑事案件來說,檢察官求刑與法院量刑是不一致的。[3]另一項對德國檢察官的量刑建議與最終刑罰的調查表明,檢察院建議適用的刑罰與法官最終判處的刑罰也不一致,在570個案件中,與檢察官建議的刑罰相比,法院判刑較重的占8%,較輕的占63%。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在量刑建議制度較為發達的國家,法官的最終判刑與檢察官提出的量刑建議不一致的情況也是一種常態,但這并沒有動搖該項制度的根基。量刑建議作為一項公訴權下的司法請求權,其目的在于影響和制衡法院的量刑,而不是要求與法院的量刑相一致,只要量刑建議能影響到法院的量刑就足以證明量刑建議制度具有其存在的價值和作用。如果一味機械地要求量刑建議必須與法院的量刑相一致(事實上也幾乎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最終只會異化或扼殺整個量刑建議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股東利益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2-31征地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