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中國正當防衛的立法軌跡,不難發現,立法者對正當防衛的規定比較保守,可謂是謹慎有余,對于正當防衛權如何不被濫用考慮過多,而對于鼓勵公民積極行使防衛權利同不法侵害行為斗爭考慮的少。
1979年刑法對于防衛限度的規定為:“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危害的,應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危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一立法至少具有下述缺陷:什么是“必要限度”?什么又是“不應有”危害?一直以來,刑法理論界對此有各種學說,其中的“基本相適應說”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其具體內容是:
(1)防衛人的防衛行為是以有效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強度基本相適應;
(2)防衛人的防衛行為給不法侵害者所造成的損害是為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而且這一損害結果同不法侵害可能造成或正在造成的危害結果基本相適應。
(3)可見,該理論對正當防衛必要限度的界定仍是一個大致可循的標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隨意性和難以操作的缺陷。
立法,理論的不完善往往導致司法實踐中的重大偏差。刑法修改以前;一些司法人員往往忽視了正當防衛的正義性;脫離開正當防衛的動態環境,對防衛人一味評頭品足,求全責備。
有的不顧案件的整體事實,單純以結果論防衛的限度,一旦防衛人將不法侵害人打成重傷或打死了,就認為是防衛過當;有的單純以不法侵害者的主觀心理狀態為標準,去衡量防衛限度,如事后查明不法侵害者當時只有傷害的故意,防衛人在防衛中把對方打死了,就認為是防衛過當;有的單純以防衛的工具定防衛的限度,認為能用木棍進行防衛的就不能用鐵鍬,否則即為防衛過當,甚至有的單純以防衛人在防衛中使用了法律所禁止攜帶的工具或自制的武器,就認為是防衛過當;等等。上述種種,都涉及到了正義與邪惡,英雄與罪犯的根本界限問題。
其次,1979年刑法對于正當防衛必要限度的規定,完全將防衛人置于法官或法學家的高度,來選擇法律所規定的“必要限度”之內的手段與方法進行防衛。殊不知,防衛人面對不法侵害,往往毫無防備,精神緊張,很難判明不法侵害的意圖和危害程度,更沒有充分的時間和條件去選擇恰當的防衛方式,工具和限度并預料防衛的結果。
因此,法律的這種規定不啻于是對防衛人處處設防,使正義向邪惡讓步,限制、約束正當防衛人的手腳,這無疑是與刑法規定正當防衛制度背道而馳的。新刑法對此的規定為“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這里,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兩點:
其一,對于什么是“明顯超過”,必須結合哲學中質與量的規定加以理解。考察不法侵害人的手段、強度,如果對不法侵害者實際造成的損害后果與足以制止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損害相比,若僅為量上的差別,如都是輕傷,而僅僅是傷勢程度不同,則不為“明顯超過”;若造成了質的差別,如本該造成輕傷即是以制止不法侵害,但卻致人重傷或死亡結果。
因此,結合上述分析,我們實際上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新刑法大大放寬了有限防衛的限度條件,即只要防衛人未造成重傷、死亡結果,即不存在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構成防衛過當的可能性;而反過來,即使防衛人造成了重傷、死亡結果,根據當時的客觀情況分析,也未必一定構成防衛過當。
另外,還必須強調的一點是,1979年刑法對防衛過當行為的處罰是“應當酌情減輕或免除處罰”。新刑法明確地刪除了“酌情”二字,從而廢除了法院在防衛過當行為量刑上的自由裁量僅,更左右有利于強化對公民正當防衛權利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人身保險
2021-01-02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閑置土地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17有房子沒戶口的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23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2-23拆遷如何維權才有效
2021-03-18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以后,拆遷當事人可以拒絕履行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