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名共用與商標權專用的矛盾是認定侵權與否的難點
縣以上行政區劃地名具有共有、共用特點,
不屬于任何團體或個人專用。因此《商標法》規定了限制條件,這體現了維護社會公平的立法宗旨。以往注冊的地名商標具有合法性,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兩者之間沖突和矛盾就成為工商行政執法機關認定侵權與否的難點,如果猶豫不決或處理失當都會給商標注冊人造成損失。全國許多大品牌可能都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維權經歷,如“通-化”葡萄酒從20世紀60年代的“國宴用酒”、“國家優質酒”到21世紀的“中國馳名商標”,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而在通-化地區數以百計的新辦小酒加工的產品名稱均冠以“通-化葡萄酒”或“通-化××葡萄酒”。執法部門在對這種行為認定時意見出現了分歧:一種觀點認為“通-化”是地名,不應當限制本地企業使用,其行為是正當使用,不應禁止;另一種觀點則相反,認為構成侵權,應當立案查處。兩種意見一度僵持,維權工作擱淺,造成假冒產品泛濫。
筆者認為,處理地名是否與地名商標沖突的關鍵是把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放在首位,看地名使用人是否將地名作為商品或服務識別性標志突出使用。《商標法》第三條規定:經核準的注冊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因此,國家工商總局于2001年10月作出答復,認定上述行為構成侵權。此后,林林總總突出使用“通-化”地名,將其作為識別性標志使用的行為得到遏制。
二、正確認定不正當競爭行為是保護地名商標專用權的關鍵
認定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判斷能否構成商標侵權的關鍵點。《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九條對商標注冊人的權責做了必要的限制規定:如果注冊商標中含有地名,“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問題的焦點是他人使用行為的“正當”與否。還以“通-化”為例,早在1937年通-化公司創建時就開始使用“通-化”商標,經過70年的精心培育,打造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中國馳名商標”。本地眾多小酒廠無一不把“通-化”商標品牌當作搖錢樹,不擇手段地傍名牌、搭便車,有的在產品名稱中使用,如“通-化葡萄酒”“通-化××葡萄酒”;有的在產品標識、包裝裝潢上突出“通-化”文字或者將“通-化”與其他文字并列,突出“通-化”,如“通-化特產”“通-化××”;有的還將企業名稱中的“通-化”文字突出放大或以鮮明的色調強化等等,五花八門。“通-化”銷售到哪里,他們就尾隨到哪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擾亂市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征地程序兩公告,一登記制度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