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律師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律師擔任刑事案件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做律師,就要視具體情況辯事實,辯證據,辯性質。指出指控的事實不能成立或不能完全成立因而影響對事實的認定為辯事實,指出作為指控依據的證據不充分、不真實,動搖指控方認定事實的基礎為辯證據,依據法律規定,指出指控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不構成所指控的性質較重的犯罪,應當宣告無罪或者按較輕的犯罪處罰為辯性質。為了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律師進行無罪辯護是,須準確地找出其無罪或不負刑事責任的法定理由,根據案件事實、證據、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宣告無罪的辯護意見。無罪辯護又分為兩種,即絕對無罪與存疑無罪。絕對無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事實清楚,但依照法律不構成刑事犯罪,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意外事件、輕微的違法等等。存疑無罪是指案件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無法得出指控的犯罪行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為的唯一性結論。在刑事訴訟中,指控方承擔有舉證責任,即他們負有證明被告人犯罪的全部責任,被告人不負證明自己無罪的義務,如果指控方提供的證據不充分,不足以證明犯罪行為系被告人所為,不能排除其他合理懷疑,應當依照“疑罪從無”的原則,宣告無罪。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的前提下,律師就要通過此罪與彼罪之辯改變定性,將重罪辯成輕罪,最終提出罪輕辯護觀點。主要有主觀上的重罪變輕罪,單一主體上的重罪變輕罪,單一主體變成雙重主體,時間差上的罪輕,多人犯罪中的罪輕和多罪中的罪輕,根據數罪并罰原理,將數罪辯成一罪,以達到罪輕而從輕、減輕處罰的目的。辯護律師還要根據案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手段、情節、后果、主觀惡性、一貫表現等因素,提出應當予以減輕、從輕或者免除刑罰的辯護意見,以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較輕的刑事追究。在辯護中,律師要重視對被告有利的酌定情節,包括性質上的酌定情節、主觀惡性程度的酌定情節、犯罪后因交代罪行或退贓而形成的酌定情節、犯罪次數上的酌定情節、實得利益方面的酌定情節、量刑平衡方面的酌定情節和可免牢獄之苦的酌定情節。有人說,就是打證據。對于法律、司法解釋或相關法院對于案件處理有明文規定的,直接引用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為定罪量刑有利的規定進行辯護,這種辯護最具權威性。其次,對于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根據法律原則、法學原理的基本精神進行邏輯性辯護。再次,在缺乏法律、法理依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良好的道德、習慣等進行辯護。刑事辯護律師要敢辯、善辯和明辯,切忌歪辯、亂辯和錯辯。所謂敢辯,就是敢于講出或寫出辯護律師與眾不同并與控方分歧很大的獨立見解。把死罪辯成無罪,把重罪辯成輕罪,把同行公認為沒有辦法辯的案件辯得頭頭是道。所謂善辯,就是要律師注意表達方式,恰當辯論。而所謂明辯,則是指律師要抓住要害,提出明確的辯護意見。所謂歪辯,就是歪曲事實、曲解法律、顛倒是非的辯護。所謂亂辯,就是前后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的辯護。至于錯辯,是指錯誤的辯護,這類辯護本意也許是好的,但方式不對,結果則恰得其反。當然,律師辯護應尊重委托人或被告意見。律師為被告辯護,應先征詢被告意見,或將律師的辯護思路與被告溝通商量,達成共識;律師在開庭前,應擬出辯護詞初稿征求被告及委托人的意見,在法庭調查質證后對辯護詞作重大改變的,應再次交被告確認后方可呈送法院。至于偶爾遇到被告與律師辯護意見不一的問題,我認為只要充分與被告溝通,絕大多數被告都會接受律師的辯護意見,或經反復溝通形成共識。若律師與被告對辯護意見有原則分歧,雖經溝通無法形成共識,則可建議被告另行委托辯護人,切不可在法庭上強行發表被告不能接受的辯護意見,否則被告在法庭上向審判長表明不同意乃至堅決反對律師辯護意見,甚至當庭拒絕律師辯護,對律師執業聲譽也是有害無益的。律師進行刑事辯護沒有固定的模式,不能一概而論,應當根據案件事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選擇最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方法進行辯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重婚罪怎樣才能讓公安機關立案
2020-11-18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