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農村房屋只要是合法取得的,是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的,但村民贈與房屋后,不能再申請宅基地建房。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定義】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與限制】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宅基地使用權人的確定
從當前農村拆遷政策看,大都以宅基地面積作為置換樓房面積的計算基數(一般為1:1的比例),。宅基地的巨大經濟價值在拆遷置換中得以顯現。地的價值在房產(房地一體)價值形成中占有較大比重,故此宅基地使用權人的確定十分重要且必要。
(一)在冊人口的認定。在冊人口是指宅基地申請審批時該家庭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戶籍的成員。由于農村宅基地屬村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在分配上存在著排他性和福利性,即宅基地使用權只能分配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使用。但在分配方式上,又有其特定規則。《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因此,宅基地以戶的名義取得,屬家庭共有,并主要根據家庭成員數確定使用面積。各集體經濟組織在家庭申請用地時,會對其常住家庭在冊人口進行核定,然后分配特定面積。雖然宅基地使用證上登記的使用權人只有一人,但宅基地申請審批表確定在冊人口共享宅基地使用權。
(二)人口變動的產生及處理
由于婚姻、生老病死等原因有所增減,家庭在冊人數并不固定。如果在冊人口變動,可以按照下列原則處理:
第一,戶口遷移導致喪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原在冊人口,不再具有宅基地使用權,一般不能認定為房屋所有權人。
第二,戶口雖未遷移,仍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從原大家庭分離單獨立戶并且另行申請宅基地獲得批準的,因其有了新的宅基地,根據一戶一宅的原則,不再對原宅基地享有使用權,不能認定為原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權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農村房屋只要是合法取得的,是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的,但村民贈與房屋后,不能再申請宅基地建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合同有效期究竟有多久
2020-11-12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賓館拆遷補償參照哪些法律規定
2021-02-17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估價交稅
2021-01-04房屋拆遷申請補償協議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25房屋拆遷的補償如何適用于承租人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