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農村房屋只要是合法取得的,是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的,但村民贈與房屋后,不能再申請宅基地建房。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定義】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與限制】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宅基地使用權人的確定
從當前農村拆遷政策看,大都以宅基地面積作為置換樓房面積的計算基數(一般為1:1的比例),。宅基地的巨大經濟價值在拆遷置換中得以顯現。地的價值在房產(房地一體)價值形成中占有較大比重,故此宅基地使用權人的確定十分重要且必要。
(一)在冊人口的認定。在冊人口是指宅基地申請審批時該家庭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戶籍的成員。由于農村宅基地屬村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在分配上存在著排他性和福利性,即宅基地使用權只能分配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使用。但在分配方式上,又有其特定規則。《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因此,宅基地以戶的名義取得,屬家庭共有,并主要根據家庭成員數確定使用面積。各集體經濟組織在家庭申請用地時,會對其常住家庭在冊人口進行核定,然后分配特定面積。雖然宅基地使用證上登記的使用權人只有一人,但宅基地申請審批表確定在冊人口共享宅基地使用權。
(二)人口變動的產生及處理
由于婚姻、生老病死等原因有所增減,家庭在冊人數并不固定。如果在冊人口變動,可以按照下列原則處理:
第一,戶口遷移導致喪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原在冊人口,不再具有宅基地使用權,一般不能認定為房屋所有權人。
第二,戶口雖未遷移,仍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從原大家庭分離單獨立戶并且另行申請宅基地獲得批準的,因其有了新的宅基地,根據一戶一宅的原則,不再對原宅基地享有使用權,不能認定為原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權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農村房屋只要是合法取得的,是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的,但村民贈與房屋后,不能再申請宅基地建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期限為多久
2021-01-09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