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罪,是指刑罰未執行完畢之前又犯罪,換言之,是指在刑罰執行過程中又犯罪的行為。新罪因發生在“刑罰執行過程中”這一特殊的階段使得累犯的適用問題復雜化。將涉及到的罪行以及時間以字符代替進行闡述:A罪為前罪——即成立累犯的初次犯罪;B罪為后罪——即行為人在B罪中屬累犯,B罪正在交付執行期間;C罪為新罪——即行為人在B罪執行期間所犯之罪。假設行為人的A罪于2005年1月1日執行完畢刑滿釋放,2006年1月1日因犯B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屬累犯,正在交付執行期間,2007年1月1日行為人在監獄將他人打成重傷,構成C罪,現就C罪進行審理。在犯罪的時間上,C罪仍在A罪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內發生,但行為人因犯B罪正在刑罰執行期間,那么C罪中行為人是否屬累犯
問題在于:
1、行為人仍在刑罰執行期間,是否與“刑罰執行完畢以后”的累犯構成要件相悖;
2、A罪作為初罪已經在B罪審判中進行過累犯的法律評價一次,是否能夠再次在C罪審判中再度進行法律評價。
對于第1個問題,“刑罰執行完畢以后”只是針對A罪的執行情況,只要后罪在A罪刑罰執行完畢以后五年內發生,就是累犯。而本文出現的C罪與B罪是同等情況,均是A罪的后罪,也就是說只要C罪在A罪的刑罰執行完畢以后五年內發生,行為人就構成累犯,而不論行為人實施C罪時處理的狀態。
關于第2個問題,有些學者提出累犯作為法定的量刑情節之一,在司法實踐中應避免重復評價,認為A罪隨著B罪構成累犯后就失去了法律評價效果,不再成為C罪構成累犯的基礎,C罪不能因為A罪構成累犯。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猶如上文提到,累犯設置初衷在于累犯者在服刑后不思悔改,再次犯罪,主觀惡性嚴重,刑法有必要加重其刑。犯罪分子初罪服刑完畢后,不思悔改,再犯罪被判刑,在執行期間又犯新罪,其人身危險性要比一般的犯罪分子高。若以A罪已被B罪進行過累犯的法律評價,不再成為C罪中構成累犯的評價基礎,顯然有違刑法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早已不再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參照的法律法規
2021-01-14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房屋拆遷時,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維權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