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理退休后能否要求工傷待遇?
退休后不存在工傷待遇,退休后辦理的退休手續繼續在原用人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如果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根據《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 第二條 達到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辦理退休手續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繼續在原用人單位工作期間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用人單位招用已經達到、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已經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在用工期間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如招用單位已按項目參保等方式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
二、《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以上就是工傷待遇的認定和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退休后的工傷待遇情況,在法律上并不存在的。當事人對相關情況和程序不清楚的,可以向工傷認定部門咨詢了解,特別是對于不同情況下的認定情況,還應當結合實際來處理。
工傷待遇糾紛能先予執行嗎?
工傷待遇糾紛案怎么處理?
工傷待遇中如何計算工資基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最新勞動仲裁時效是二年嗎
2021-03-21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公司拆遷補償工資怎么算
2021-02-22拆遷獲得的回遷房有公攤嗎
2021-01-04棚戶區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