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侵權和專利侵權的不同
一、構成要件不同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節目。著作權侵權行為,既沒有征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屬于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形,這是對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種違反著作權法的行為。這種侵權行為既可能是對他人的著作人身權造成了損害,也可能對他人的著作財產權造成損害,還可能同時損害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如非法復制他人作品可能只侵害了他人的著作財產權,而假冒他人作品,則往往同時侵害了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
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他人在使用著作權作品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法律有關規定,如果行為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其行為即具有違法性。至于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權的作品,或者是已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時不存在侵權問題。
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絕大多數是故意的;也有少數既可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區分過錯的形式,在確定侵權人的法律責任時有一定的意義。一般說來,故意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重于過失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構成專利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兩個方面: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其中,形式要及其法律責任件主要有:
1)實施行為所涉及的是一項有效的中國專利;
2)實施行為必須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
3)實施行為必須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對于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為衡量其情節輕重的依據。構成專利侵權的實質要件,也就是技術條件,實質實施行為是否屬于專利的保護范圍。如果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屬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那么該行為人就構成了專利侵權。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全部相同,則構成侵權;
2)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多于專利的技術特征,也構成侵權;
3)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有相同的,有相異的,但是,相異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是等效的,仍構成侵權;否則,不構成侵權。這里技術特征等效,是指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你那能夠推斷出某兩種技術特征彼此替換后,所產生的效果相同。
二、處罰規定不同
著作權侵權酌情賠償是五十萬以下;外觀專利侵權酌情賠償是一萬到一百萬;著作權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已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沒有參加創作的,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纂改他人作品的;剽竊他人作品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示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其它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后,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不屬侵權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小編從二者的構成要件和處罰兩方面作出了分析,除了這些意外二者的概念及特征也存在不同。而且專利侵權如果有規定的情形包括了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或者是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等是不屬于侵權的。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屬于法院受理范圍嗎
2021-01-14商標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要多少錢
2020-12-24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機動地承包年限有規定嗎
2021-01-25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