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對于股東退股是如何規定的,要注意什么
一、股權轉讓
1、股東之間轉讓股權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2、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3、公司章程對股份轉讓的規定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四款規定,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申請退股的法定情形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股必須符合《公司法》所規定的股東申請退股的三種法定情形?!豆痉ā窏l確認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退股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由此可見,股東要行使其退股的權利,必須符合上述三種法定情形之一。上述三種情形都屬于公司存續期間很難出現的情形。除上述三個法定退股情形外,在現行法律框架下股東想退股是沒有相關法律依據的。
三、解散公司
從公司法的規定分析,股東在公司解散的情形下等同于取得了退出公司的法律效果。
1、根據公司章程規定或股東會議決議而解散公司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條規定:
(一)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二)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解散。依據該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公司可以解散。
可見,當公司在依據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議決議而解散的情況下,公司股東實際取得了退出公司的法律目的。
2、特殊情況下股東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解散公司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該條款的設置目的在于保護小股東的利益。但是在實踐中該法條的解釋和適用很難把握,必然會遭遇如何解釋和適用該法條的問題。如,什么樣的情形才能算“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什么情形才符合“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其他途徑”到底是哪些等。盡管如此,該項條款在股東在面臨公司僵局時的強制性退出提供了一個新的法律救濟方式。
總之,經過以上相關法律分析,股權轉讓、法定退股、依據公司章程和股東會議決議解散公司、提起解散公司之訴等是目前《公司法》解決股東從公司退出的幾種方式。該幾種方式優劣分析如下:
1、股權轉讓最快速、經濟的解決方式,應為股東考慮退出公司時的優先選擇。
2、依據公司章程和股東會議決議解散公司優點是能很好的保護股東退出時的權利,缺點是辦理相關手續比較煩瑣。
3、法定退股情形很難出現,但也是推出公司的一種理想選擇。
4、在公司拒絕收購股東符合法定退股條件的股份時,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向人民法院提起強制解散公司之訴。此種方式是股東在窮盡其他救濟方式的最后的救濟手段,即在股東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會受到嚴重影響的前提下,當其他救濟手段都窮盡之后,公司股東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強制解散公司之訴。
公司的股東退股注意事項
小型公司的大多數是幾個朋友或親友們作為股東而成立,共同出資、出人力,出經營管理、出業務資源等,但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可能因為經營意見不合或經營策略改變導致各股東無法繼續,故而部分股東退出公司經營,俗稱“退股”,但從其操作手法并非公司意義上的退股減少注冊資本,其實質上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
一、退股為什么是股權轉讓而不是減少資本金。
大多數小型公司在成立之初,多是找中介代理公司墊資注冊,名義注冊資本金50萬元或100萬元,但實際投入僅僅10萬元或20萬元等。如果嚴格按照減資程序處理,必須首先要繳清注冊資本,小型公司股東是無法做到的。所以,股東退出公司經營比較簡易辦法就是原股東將手中股份全部轉讓其他股東,即實施股權轉讓。
二、股東退股型股權轉讓的要點
(一)退出股東的注意要點:
(1)避免追繳不實資金的責任。多數公司成立時屬墊資型,其公司注冊資金是不實的,股權受讓方也清楚出資情況,有必要明確約定注冊資金充實責任由受讓方負責。如果不約定清楚,可能出現股權轉讓后,受讓方拒不付款,公司則要求你補繳注冊資金。
(2)明確劃清權利義務。大多數退出公司之前,向公司投入資金、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除資本可以數字定量確定外,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無形資產均無法實施核定,所以股東在退出時必須明確劃定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無形資產如何處置。
(3)約定股權轉讓款的付款時間、金額和違約責任。實踐中,大多數退股糾紛爭議都是受讓方不支付股權轉讓款,有必要將股權轉讓款支付金額、實踐和違約責任具體約定明確,如管轄法院、律師費承擔、違約金額等需要一一列明。
(4)公司承擔付款方不合法,可以作為付款擔保方。過去多數退股案例中,約定公司承擔退股付款責任,與事實上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是不符,如果訴至法院,法院將是按無效合同處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受讓方基本是控制公司,公司財產是其個人的主要財產,一般優選做法是:受讓股東承擔付款責任,公司承擔擔保付款責任,從而保障連帶付款。
(二)受讓股東的注意要點:
(1)務必劃清退出股東的技術、業務資源、商業秘密利用的情況,必要情況下可以約定限制競業條款。
(2)約定商業信譽維護。很多退股案例中,退股原因是合伙人不和,那么退股后就可能存在故意中傷、甚至誹謗原來合伙人或公司的情況,而小型公司來說任何一點點信譽損傷都是致命的,故有必要嚴格約定商業信譽維護,不得有任何中傷和誹謗行為。
(3)約定部分退股款作為保證金。約定保證金的目的就是保證公司能夠平安過度,避免因為股東退股后不當行為造成公司的不當傷害,督促退出股東遵守退出約定,不得競業,不得侵害商業秘密。不得誹謗等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如仍有疑問,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股票嗎
2020-12-13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