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律霸師解讀非法經營罪定罪量刑(一)非法經營罪的概念和構成非法經營罪是從原《刑法》所規(guī)定的投機倒把罪中分離出來的一個獨立的新罪名。是指違反國家規(guī)定,故意從事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1.非法經營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市場的正常管理和市場交易秩序。為了維護市場秩序,發(fā)揮市場對經濟活動的調節(jié)作用,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對于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必須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并發(fā)給經營許可證后方可經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經營。非法經營行為違反國家對市場管理的上述制度,擾亂市場秩序。本罪的犯罪對象是指未經許可經營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貨物、物品、外匯和進出品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從事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首先,行為人違反了國家的有關法規(guī)或規(guī)定,主要是指違反國家關于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其次,從事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具體包括以下五類行為:(1)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未經許可,指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批準。專營、專賣物品,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必須由專門的機構專營、專賣的物品,如食鹽、煙草等。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指國家根據經濟發(fā)展和維護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利益的需要,規(guī)定在一定時期實行限制性經營的物品,如化肥、農藥等。這些物品的范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會不斷地進行調整和改變。(2)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進出口許可證是國家為加強外貿管理而頒布的一種重要證照。根據《對外貿易法》的規(guī)定,對外貿易經營者進出口國家限制進出口的貨物、技術,必須事先證得國家許可,取得進口或出口許可證,買賣進出口許可證即是《刑法》所禁止的行為。進出口原產地證明,是指能夠證明商品原產地的文件,它是進口國視原產地不同征收差別關稅和實施其他進口差別待遇的憑證。其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是指經國家有關主管機關批準經營某些特定行業(yè)或特定商品頒發(fā)的許可證和批準文件。如采伐許可證、煙草、食鹽、重要農業(yè)生產資料等經營許可證。(3)在國家規(guī)定的交易場所之外非法買賣外匯。非法買賣外匯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外匯黑市的存在嚴重擾亂了國家的金融秩序,對人們的心理預期產生重要影響,從而給人民幣穩(wěn)定產生巨大壓力。為了懲治非法買賣外匯的犯罪行為,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4條規(guī)定:“在國家規(guī)定的交易場所以外買賣外匯,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刑法》第225條規(guī)定定罪處罰”。從而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將其規(guī)定為非法經營罪。(4)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yè)務。針對實踐中有的單位或個人沒有國家主管部門的批準,暗地里從事證券、期貨的經紀業(yè)務及保險業(yè)務,嚴重擾亂期貨、證券、保險市場的正常秩序,損害廣大投資者、股東及投保人的利益的現象,刑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對這種犯罪應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犯罪行為是針對未取得從事證券、期貨、保險業(yè)務主體資格的單位或個人而言,而不是針對有合法的主體資格的單位或個人的違法行為而言的。如果證券、期貨或保險從業(yè)人員違反規(guī)定進行證券、期貨買賣或保險業(yè)務,則不能以非法經營行為看待。(5)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管理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這是泛指前四種以外的其他破壞市場管理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這些其他非法經營行為一般應具備三個特征:一是這些行為必須發(fā)生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二是這種行為必須違反市場管理法規(guī)。三是對市場管理秩序造成嚴重的混亂。從實踐中看,主要有壟斷貨源、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倒賣金銀及其制品;倒賣國家禁止或限制進口的廢棄物;非法從事傳銷活動或變相從事傳銷活動;倒賣汽油制品等等。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12月11發(fā)布的《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條,非法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fā)行業(yè)務,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特別嚴重,構成犯罪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9月1日發(fā)布的《關于審理騙購外匯、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公司、企業(yè)或其他單位,違反有關外貿代理業(yè)務的規(guī)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商業(yè)單據,為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數額在500萬美元以上或在違法所得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按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居間介紹騙購外匯100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也按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最后,非法經營行為只有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犯罪,否則,不構成非法經營罪。至于何謂情節(jié)嚴重,目前尚無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但從司法實踐來看,主要以犯罪數額為依據,綜合考慮其他情節(jié),如引起市場秩序嚴重混亂,造成嚴重后果,多次從事非法經營活動,曾經受過多次行政處罰,屢教不改,社會影響惡劣等情況。3.本罪的主體,個人或單位均可構成。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違法并會發(fā)生擾亂市場秩序的嚴重后果,而行為人卻希望或放任這一結果的發(fā)生。行為人主觀上往往具有營利的目的,但是否具有這一目的不影響本罪的成立,過失不能成立本罪。(二)非法經營罪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225條、第231條和前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4條及1999年刑法修正案第8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1倍5倍以下的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形屬于因工死亡,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計算
2021-03-21租戶提前退租怎么處理
2020-11-09承諾什么時候送達才有效?
2020-12-26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贍養(yǎng)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guī)定
2021-03-24離婚后孩子的撫養(yǎng)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