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侵犯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可見,在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都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包含以下含義:
第一,它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責任的構成要件,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它以行為人的過錯程度作為確定責任形式、責任范圍的依據。在過錯責任原則中,不僅要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往往也會考慮受害人的過錯或者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在共同侵權的場合,共同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甚至可能成為其內部分損失的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