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侵權的構成條件
一、主觀具有過錯
侵害隱私權因屬于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故意、過失在所不問,但過錯形態影響侵權人法律責任輕重的承擔問題。
二、違法行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因直接違反法律規定抑或違反社會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使得該行為具有違法性質。隱私權是絕對權,具有普遍的對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負有不侵犯他人隱私的義務,違反這種義務進行的行為均被納入侵犯隱私行為之列,除非有正當合法抗辯事由存在,通常這種侵害行為以作為形式表達,并不必以公開他人隱私為要件。結合行為類型的多樣性與隱私內涵的發展性,基本可以概括為兩類:侵擾私人空間的行為與侵害私人信息的行為。
三、損害結果發生
損害是侵權行為的結果,作為一種事實狀態,主要有三種表現形態:財產損失、人格利益受損及精神痛苦。侵害隱私并不直接與財產利益掛鉤,甚至有時根本沒有財產利益受損,受沖擊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損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當然這并不否認隱私權遭受損害所導致的權利人經濟上的損失。一般來講,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權利的事實,即使侵害后果難以覺察或證明,即可構成侵權法中的損害。隱私權這種精神性人格權損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具體人格受損證明困難,但這點并不妨礙認定損害事實的存在。
四、具備因果聯系
侵權法上因果關系在于確定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往往具有直接關聯性,侵害隱私權的后果表現為權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與私域生活的侵擾,這一事實乃侵害行為所致,換句話來說,權利主體因該不法行為遭受人格利益受損。就非財產性利益受損與行為方面還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出問題的地方是財產利益與侵權行為的因果關系認定方面,有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則須借助一定的方法,通常從以下兩方面把握:時間上有無順序性,侵害行為是否客觀存在。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一般是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違法行為的存在,損害是侵權行為的結果,作為一種事實狀態,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往往具有直接關聯性,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 交通事故調解結果
2021-03-09行政訴訟時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0-11-19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