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可以得知,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二者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一、概念和核算科目不同
遞延收益是指企業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即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后期間內分期確認為收入或收益,帶有遞延性質,對此會計上設置“遞延收益”科目進行核算;預收賬款是指企業按照合同規定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預收的款項,它在以后商品發送或勞務提供時一般一次確認為收入,不帶有遞延性質,對此會計上設置“預收賬款”科目進行核算。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都帶有預收性質,但前者需要遞延,后者不需要遞延,因此,二者分別通過不同的會計科目進行核算。
二、屬于流動負債性質的科目
“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二者都屬于流動負債性質的科目,但是“遞延收益”是屬于內部負債性質的科目,應按照其內容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而“預收賬款”是屬于外部負債性質的科目,因此應按照債權人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這些內容也可以從早期的國際會計準則中得到反映。
三、屬于過渡性科目
從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內容可以看出,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一般都是在將來向對方發送商品或提供勞務時,轉為收入并予以確認,因此都屬于過渡性科目。但是預收賬款是在發送商品或提供勞務時一次轉為收入,而遞延收益是在對外提供勞務時,分期轉為收入或收益,即遞延收益一般需要在未來期限內合理地進行分攤。
四、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列示方法相同
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二者都是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負債方予以列示。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遞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額,一般在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方的“預計負債”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預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方的“應付賬款”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
總之,在實際工作中,應當正確地理解和運用這兩個會計科目,以便正確地進行會計核算,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三級醫療事故
2021-01-16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