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個人信息罪怎么判
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相關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個人信息與隱私怎么界定
個人信息和隱私是或具有交叉關系、或互異、或包含的兩個概念。隱私是指不被公眾所知的,具有私密性。個人信息則是一個不可能進行周延的概念。從世界各國立法例來看,對個人信息的稱謂并不一致,有的采用“個人資料”,有的采用“個人隱私”。目前主流的理論和觀點認為,只要不是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公布,主體在將自己的某種個人信息向特定個人或群體披露后,對其他個人或群體仍然享有隱私權,如果其他人未經許可擅自公布其個人信息的,仍然構成隱私侵權。
應受到法律保護的個人信息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該信息的主體為自然人;
2、該信息與其自然人主體有切身的利?益關系,如關系到個人尊嚴、個人的社會生存利益;
3、該信息具有隱私性;
4、該信息需被除自己之外的單位或個人所掌握。
即在法律的層面上,探討個人信息與?隱私范圍的話,應該承認受法律保護的個人信息應該是具有某種程度的隱私性、分別受相關不同階層的法律的保護。
個人信息?應該選擇一種合理、科學的方法進行定義。歐洲多數立法針對個人數據(如歐盟1995年《數據保護指令》規定:“個人數據是指,與一個身份已被識別或者可被?識別的自然人相關的任何信息。”)其采取的是抽象概括的方式,較為寬泛。該方法在法律認定時可能造成相當難度,所以在抽象概括的方式下,再進行列舉較為合理。
人類天生對于許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都會去探究,但同時人又是社會性的生物當自己的好奇心傷害到了他人時應該選擇停止繼續探究。每個人都有一兩件不想被別人知道的事情以己度人隱私權被侵犯時沒人會高興。如果察覺有人在窺探自己的隱私時及時聯系相關專業律師解決。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滿釋放救濟金多少
2021-02-09醫院患者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1-01-18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2020-12-23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11-27土地流轉如何改革解決現實問題
2020-12-26新農村建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1-01-03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