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對病人的資料信息公布到了網上,屬不屬于泄露個人信息
屬于。
公民個人信息的界定
《刑法修正案》沒有對公民個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認為,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職務、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指紋、網上登錄賬號、密碼等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信息。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個人社會活動空間的拓展,個人信息的內容會更加豐富,采用列舉式的方法顯然無法窮盡。從內涵上看,公民個人信息指反映公民個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會生活經歷及家庭、財務狀況,也包括公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取得、采用的個人識別代碼。從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醫院丟失病歷要承擔責任嗎
病歷是醫務人員對患者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進行檢查、診斷、治療等醫療活動過程的記錄。病歷可以證明醫療機構在診療過程中是否盡到了應盡的診療義務和對患者的損害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等重要事項。
醫院有妥善保管病歷的責任。
醫療機構未按照規定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等病例資料的,推定對醫療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要對患者的損害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出臺后,病志記錄更加透明。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醫療費用等病歷資料。患者有查閱、復制病歷資料的權利。
雖然《侵權責任法》將“舉證責任倒置”變為“誰主張誰舉證”,患者告醫院要自己舉證,但是有三種情形是例外,需要醫院舉證。
法院會首先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2、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3、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醫院對病人的資料信息公布到了網上,是否屬于泄露個人信息?察覺醫院方面有泄露個人信息的情況,個人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醫院對病人的資料信息泄露具體的處罰或是相應的維權之路,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參加公司年會活動受傷算不算工傷
2020-12-03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