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隱私的核心是獨處
隱私,即指個人的不愿公開的私事或秘密。正如學者所指出的那樣,“隱私乃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當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個人私事和當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個人領域”。這表明,隱私的本質特征在于它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在未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發生聯系之前,隱私之“私”就表現為既無損于社會也無害于他人的相對獨立性。它的范圍是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空間。
個人隱私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該權利確立了人的多樣性,個人隱私的享有更有助于個人自我的發展。同時也保證了人際關系的相對穩定性,人身、財產的安全性,它對于維護個人的安寧和安全感,個人與社會的和諧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將自己和這個社會隔離開,使私人的事務和公共事務隔離開的私權利。所以,它的核心就是獨處。
(二)公共利益強調的是社會的整體利益
何謂公共利益?由于價值判斷的多元性,對公共利益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別。“公共利益”也一直是法學中最重要的概念,古希臘的**士多德在把人界定為政治動物的同時,也把人看作是他那個特定社會整體的一部分。他認為“所有共同體都是為著某種善而建立起來的,因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著他們認為的善”。其中這種最高的善在現實社會中的物化形式就是公共利益。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也無論是在學說還是判例上,它一直被作為一般法律所追求的基本目標。
我國許多法律對公共利益問題都有所規定。如《憲法》第10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但是,以上法律并沒有給公共利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學術界對于什么是公共利益歷來也沒有公認的定義。
公共利益具有不確定性、整體性、長遠性等特點。其中,不確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彈性,它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整體性是指公共利益是共同體成員的整體利益,它是超越于個體利益之上的獨立利益,相對于個人利益而言,它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長遠性是指公共利益比個人利益更為持久。社會、國家的不斷向前發展并不受個體誕生或消亡的影響,所以,社會和國家的公共利益必定是一種長遠利益。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意見書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3-12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2020-11-15多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0-12-13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0廣州三舊改造辦掛牌 年內改造9條城中村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