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名譽權如何認定
名譽是社會公眾對主體的客觀評價,名譽權是主體所享有的應受社會公眾公正評價的權利,那么,只有在行為人所實施的侮辱、誹謗等行為影響到社會公眾對受害人的評價時,才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如果行為人實施一定的行為,但并未致受害人的名譽受損,即使受害人因此而感到受辱,并蒙受極大的精神痛苦,也不能認為侵害名譽權。
在實踐中采取“第三人知曉”的判斷方法,即加害人的侮辱、誹謗等行為已經為第三人所知曉,才能表明行為人的行為已經產生了社會影響,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名譽已經受到侵害。因此,受害人要證明加害人的行為侵害了其名譽權,必須證明行為人的侵權行為為第三人所知悉。
相關法律可參考:
《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120條第1款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交通事故?
2020-11-08樂清市檢察院依法批捕“女孩滴滴順風車遇害案”犯罪嫌疑人鐘某
2021-01-01不接受公司安排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3-01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