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樓下扔實物在沒有傷人的情形下只是會被道德上所批評,但是如果因為扔棄的行為導致樓下的人或者財物發生了損害就違反了法律中關于人身權與財產權利的規定,許多我行我素依舊沒有意識到高空墜物的人應當了解一下關于高空墜物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高空墜物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該規定對擔責者進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既不會造成有損害結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因義務人過多導致個人補償數額過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盡善良注意義務,預防該類事件的發生,而且也不會將補償義務人的范圍無限擴大化,所以這一立法規定較為合理,體現了公平原則。
在確定了承擔補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應承擔按份責任而非連帶責任。理由:按份責任可以減輕壓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補償。同時,通過“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動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以縮小加害人范圍,經濟上的驅動更能刺激他們作證的義務。另外,按份責任的承擔也可以起到預防類似案件發生的作用。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高樓墜物傷害案件應適用該條規定,屬于特殊侵權的民事糾紛案件,其責任人是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此應將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列為被告。司法實踐中,在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確的情形下是好解決的,也不會發生爭議;但如果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無法確定,本條適用上就遇到了困難。前述幾起案件,將二樓以上的全部住戶列為被告,無論是原告起訴還是法院判決,都是不得已之舉。
雖然法律對高空墜物沒有特別詳細的規定解說,但是僅僅是上述的法條就足以對那些不顧他人安危而隨意在高空撇東西的人進行教育與處罰,只要是實行了這樣的行為并發生了人身財產上的損害就需要對受害人進行賠償。
高空墜物砸中行人,誰擔責?
高空墜物免責事由有哪些?
高空墜物致殘(6級)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多久不再追溯
2020-12-25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離婚夫妻贍養費標準
2021-01-11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