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區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
律師解答:
以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計算受害人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及被撫養人生活費時,一般以“居民生活困難補助”、“居民生活費”、“城鎮居民平均生活費”等標準計算,區分受害人為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沒有實際意義。《解釋》則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將賠償標準明確區分為“城鎮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因此,認定受害人是城鎮居民亦或是農村居民,是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
由于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沒有統一的界定標準。司法實踐中,各地對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劃分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以戶籍為依據,農業戶口劃為農村居民,非農戶劃為城鎮居民;二是以居住地為依據,居住在鎮及縣級以上城市區域以內的劃為城鎮居民,其余的劃為農村居民。兩種界定方法中,第一種方法較好把握,具有可操作性,也符合我國公民長期在封閉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思維定勢,被普遍采用。第二種方法由于區域范圍不好界定,居民流動性較大不易把握,被采用的少。
以戶籍標準界定,雖然比較簡便,但不公平。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極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并沒有什么不同。我認為以受害者經常居住地作為標準更公平、更切合實際,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另外,在普遍采用以戶口劃分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方法中,對未成年人、農民企業家、農村商人及其他高收入者這幾類群體明顯不公平:
為了最大程度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我認為最高人民法院應出臺有關司法解釋,統一界定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劃分標準,并努力擴大城鎮居民的適用范圍,除非農業人口應確定為城鎮居民外,下列人員也應屬于城鎮居民:
(1)對已經規劃為城市用地范圍的居民(包括常住一年以上外來居民)為城鎮居民。
(2)在外地城市和縣城所在地經商、學習一年以上農村居民;回國暫住、常住的華僑,為城鎮居民。
(3)其他應該確定為城鎮居民的為農村居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沒有工傷鑒定怎么辦理,超過一年是否還可以辦
2020-11-27限售解禁股可以股權質押嗎
2021-03-23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