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某報記者街拍了一張一名男子與一女子挽手在寒風中依偎的照片,以渲染寒潮來臨之境,刊登在某報頭版。沒想到的是,照片中的男子致電該報,投訴報社將他和情人私會的照片登上頭版,導致其妻見報后大怒。原來照片中的男女并非夫妻而是情人關系。身為有婦之夫的男子因該圖片新聞暴露了隱情,認為報社侵犯其隱私權,要求報社賠償損失。
對于該案中報社是否侵犯男當事人隱私權存在二種不同意見:
1、第一種意見認為,既然男子攜其“情人”出現在公共場所,其應承擔“地下情”曝光的風險。即使不是遇到記者拍攝雪景,而是遇到熟人,其“隱私”也有可能被曝光,故報社不構成侵權。
2、第二種意見認為,記者明知拍攝是為公開發表,因此應在拍攝前先征得被拍攝者的同意,不僅包括照片中的主要人物,也包括可能出現在照片上其他被拍攝者。未征得同意而拍攝且公開發表應是侵權行為,故報社侵犯其隱私權。
【律師說法】
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隱秘性是隱私權的重要特征。
是否侵害他人隱私權,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隱私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該案中,記者在公共場所抓拍圖片,客觀報道新聞,其行為并不違法,客觀上雖然造成了公民個人隱私的泄露,但其主觀上并無泄露他人隱私的故意或過失,因為公共場所本身就不具有隱秘性,若有什么隱私亦是公民自己暴露在公共場所的,過錯完全在于當事人自己。
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養“秘密情人”的行為違反了婚姻法規定的夫妻間的忠實義務,違反了婚姻法規定的“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行為。養“秘密情人”,雖屬于公民的隱私范疇,但不屬于公民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就此而言,記者同樣沒有侵犯被拍者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報社記者在公共場所抓拍的新聞圖片不構成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該承擔何種責任
2021-03-04智力殘疾怎么領結婚證
2020-12-22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