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案的判決為今后的司法實踐提供了判例。對此,學界仍有觀點認為“容貌權”就是肖像權的代名詞,軀干不屬其中,筆者不妨舉例一則:如果將某位奧運會金牌得主的現場軀干圖像通過技術手段安在某人項下,誰又能說該行為沒有侵犯他人的肖像權?
現實生活中,利用計算機對圖像進行拼接已廣泛應用,但拼接人物圖像因受法律對肖像權的保護,拼接多采用人物的軀干部分。人物軀干影像并不能反映人物真實容貌,是否應受到法律對肖像權的保護?
江蘇省江陰市作家、中國冰-心研究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68歲的孟*川,因自己照片的軀干部分被他人拼接使用,引發了一起肖像權訴訟。
日前,江蘇省無錫市中級法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后,江蘇省高級法院將此案列為官方公報案例。
“移花接木”
現年75歲的周*龍,原江蘇省江陰市文化局領導干部,退休后專注于江陰市的名賢人物研究。
1997年,在周*龍的倡議下,江陰市創立了名賢文化研究機構(以下簡稱研究機構),周*龍為負責人。
我國兒童文學巨匠冰-心的丈夫、著名社會、民族學家吳*藻是江陰人,冰-心隨同丈夫在江陰生活過一段時間。
1999年,研究機構出版了《冰-心與江陰》一書,周*龍任主編,該書插圖第三頁印有冰-心與周*龍的“合影”。其實,該插圖系周*龍利用孟*川與冰-心的合影,經電腦合成將圖片中孟*川頭部影像移除,軀體部分保留,然后將周*龍的頭部影像替而代之,形成周*龍與冰-心的“合影”。
《冰-心與江陰》一書印刷2500冊,每本定價12元,部分圖書作為研究機構的禮品贈送,其余在江陰市新華書店出售。
訴至法院
孟*川早年與冰-心結識并與其多次合影,江陰市政府將這些照片作為文史資料予以收藏。
2008年,孟*川在朋友家偶然看到《冰-心與江陰》一書,發現該書插圖中周*龍與冰-心“合影”似曾相識。之后,孟*川將自己與冰-心的合影與書中插圖進行比對,發現除周*龍的頭部影像與合影不同外,其背景、衣著、色彩、表情等與合影完全相同。
孟*川找到了周*龍,要求其對此作出解釋。
周*龍承認插圖是通過計算機合成,將孟*川與冰-心合影處理成周*龍與冰-心的插圖,并當面向孟*川表示道歉。
孟*川對周*龍當面道歉并不滿意,要求周*龍立即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5萬元。
周*龍表示,他在插圖中只是借用了孟*川軀干部分影像,除知情人外,沒有人能通過軀干影像辨別出孟*川的特征,讀者也不可能認為書中的插圖就是孟*川與冰-心合影,沒有侵犯孟*川的肖像權。
2008年4月18日,孟*川將周*龍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周*龍立即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5萬元。
孟*川認為:周*龍未經本人許可,擅自將原告與冰-心合影中的面容部分移除后,將周*龍的頭部照片與冰-心合成,制作成周*龍與冰-心的“合影”。
周*龍以營利為目的,將合成的照片刊登在其主編的《冰-心與江陰》一書中,以提高該書的知名度,嚴重侵害了原告的肖像權。
周*龍的侵權行為,導致原告臥病在床。
周*龍表示:我利用孟*川與冰-心合影,通過電腦合成形成自己與冰-心合影插圖的事實存在,但孟*川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過高,希望雙方能庭外達成調解。
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由于差距太大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一審法院認為:肖像是公民的個人形象通過攝影、錄像、塑像、繪畫等造型技術在客觀上形成的作品,具有人身特征的物化性、社會影響性、可利用性。
肖像的主要內涵是以面部容貌為中心,反映的是肖像者的真實形象和特征,他人可以通過肖像將肖像權人與其他人進行區別,如果某作品符合上述條件方可稱為肖像。
肖像權是公民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權利,除權利人外任何人都負有不得侵害的法定義務。
本案中,周*龍主編《冰-心與江陰》一書,利用電腦技術合成被告與冰-心的“合影”,雖然僅使用了孟*川與冰-心合影中原告的軀干影像,但是肖像權的保護范圍不宜只局限于五宮,人的軀體也應在肖像權的保護范圍之列。
周*龍使用孟*川的軀干影像行為侵犯了孟*川的肖像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肖像權受到侵害時,權利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上述民事責任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適用。
本案中,周*龍侵犯了孟*川的肖像權,應當停止侵害,但其他民事責任的承擔,應當結合本案的具體情況確定。
孟*川主張要求周*龍承擔的其他民事責任為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
本院認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應當建立在侵權人損害權利人名譽的基礎上才可適用。本案中,周*龍侵犯了孟*川的肖像權,但并未造成原告名譽的實際損害,不適用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民事責任,故孟*川要求周*龍承擔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孟*川主張被告公開賠禮道歉。本院認為,周*龍侵犯孟*川肖像權,應當賠禮道歉,但賠禮道歉的方式應與周*龍侵權的程度相當。
孟*川在本案中提出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法院認為,對受害人精神損害以金錢賠償的方式承擔責任,屬于較嚴重的責任承擔方式,應以是否造成嚴重后果作為確定標準。孟*川認為周*龍侵權致使他臥病在床,但孟*川病情與周*龍侵權行為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應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確定。法院綜合上述情節,酌定被告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為2000元。
2008年11月21日,法院依據《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的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周*龍停止使用其利用孟*川與冰-心合影,通過電腦技術合成的與冰-心的照片,并在《江陰日報》上刊登致歉聲明,向孟*川賠禮道歉;周*龍賠償孟*川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
終審結論
一審判決后,周*龍不服向無錫中院提起上訴。
周*龍提出:本人只是利用冰-心與孟*川合影中孟*川的部分軀干影像,該軀干影像具有普遍性,他人不能通過該軀干影像辨別出孟*川的身體特征,因而孟*川的軀干影像不能稱之為孟*川的肖像;一審判決周*龍侵犯孟*川的肖像權缺乏事實依據。
我國法律規定,只有以營利為目的,擅自使用大-眾可認知是某人的肖像方構成肖像侵權。而上訴人使用孟*川與冰-心合影“取而代之”,并不能使公眾認知該合影中人物之一是孟*川,不構成侵權行為。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駁回孟*川的訴訟請求。
孟*川主張:肖像權是自然人所享有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屬于權利人依個人意志決定而自由支配的權利,一切違背肖像權人意志而利用其肖像的行為,均構成侵權。請求二審法院支持原審判決。
終審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肖像是采用攝影或者造型藝術手段反映出來的自然人的形象,只有自然人自己才能決定對自己肖像的使用。
肖像權是指法律賦予自然人對自己形象再現(肖像)的排他性支配權。
肖像權的基本內容包括:(1)肖像制作專有權,即通過造型藝術手段將人的外部形象表現出來;(2)肖像使用專用權,肖像權雖沒有直接的財產內容,但它與人的名譽與財產密切相關,肖像權人可以利用肖像進行營利;(3)肖像利益維護權,即肖像權受到侵害時,肖像權人有權維護自己的肖像利益。
肖像權的權能具有兩種屬性:一種是“消極防御”的“不受侵犯”屬性,如制作專有權,公民對自己肖像有維護完整性的權利,有權禁止他人非法毀損,維護自己的尊嚴;另一種是“積極作為”的“支配”屬性,如使用專用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社會公眾一般比較重視照片中自身影像的完整性,特別是將頭部與軀干視為一個整體,不可分離,尤其忌諱將已成影像中的頭部從軀干上人為地去除。
對于任何普通民眾來說,能與中國知名作家冰-心合影,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事件,合影的照片亦具有珍藏價值。
本案中,周*龍未經肖像權人孟*川的許可,擅自通過電腦技術將孟*川視為具有特定價值照片中的頭部影像從其整體影像中分離,破壞了孟*川肖像在該合影照片中的完整性,其行為侵害了孟*川肖像完整展現的專有權益,已經構成侵權。
周*龍上訴認為,只有以營利為目的,擅自使用大-眾可認知是孟*川肖像的照片,才構成肖像侵權的意見,是對法律的片面理解,法院不予采信。
日前,無錫中院依據法律的有關規定,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終身禁止從事藥品經營的情形
2021-03-09怎樣才能知道工傷認定有沒有上報
2020-12-27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拆遷的話是戶口分開好還是不分好
2021-02-09征收拆遷中有哪些其他注意事項
2020-12-13舊城改造改出筍盤低于市場價上千元
2020-11-26離婚時父母名下房子的拆遷補償如何分割?
2020-12-05工廠拆遷機器設備怎么賠償
2021-03-20土地征收范圍內房屋如何安置
2021-01-16農村房屋拆遷,需要農民補差價買安置房是否合理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