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損害賠償標準,主要是對身體受到傷害的賠償。主要分為工傷損害賠償、醫療損害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消費損害賠償等人身損害賠償內容。本文對人身損害賠償標準的類型、性質進行分析。
人身損害賠償是最常見的案件(這里僅指對人身體及生理上的損害賠償案),但由于案由不同,案件的處理與賠償項目也不同。案由無非是侵權與違約兩類。主要有:一、侵權里面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其中又包括“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等;二、合同糾紛,包括醫療服務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等。對于刑事附民事訴訟中案的人身損害賠償,除沒有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外,與一般人身損害賠償沒有大的區別。下面我簡單就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與工傷事故損害賠償及其他人身損害賠償作個比較。
首先是案由的劃分。
除工傷以外,侵權里面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消費引起的人身損害都可能構成請求權競合。即既可以選擇違約之訴,也可以選擇侵權之訴。其區別在于:一、違約之訴不能適用精神損害賠償;二、責任性質有不同。違約責任一般認為屬無過錯責任。如乘坐的士,的士車與他人發生事故導致乘客受傷。那么不論車禍發生原因的士司機一方有無責任,都不影響其賠償責任。而如果以侵權之訴起訴,則只能追究有過錯的肇事方的責任,如雙方都有責任,那么要依過錯大小分擔責任。不過在醫療服務合同糾紛里面,醫院方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因為醫院方的合同義務是提供無過錯的醫療服務,而不是保證一定要把病治好。所以如果院方沒有過錯,即使病人出現損害,院方也不能承擔責任。同時,責任性質也就影響舉證責任。無過錯責任里原告當然不需要證明被告有過錯,而過錯責任則需要證明。但要注意醫療糾紛、動物致人損害、建筑物致人損害等幾種特殊下由被告承擔部分舉證責任。三、訴訟主體不一樣。像前面舉的坐的士車的例子,如果以違約之訴,則被告只能是的士公司,如果以侵權之訴則可以同時告車禍雙方。所以,這就使訴訟主體的選擇有了一定空間,我們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具有賠償能力的被告。
醫療糾紛的案由有一定特殊性。
它有三個案由:一、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二、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三、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但不管哪個案由,進入訴訟程序中都必然會走醫療事故鑒定的道路。如果鑒定出來不是醫療事故,則當然不能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進行賠償,但是,不是醫療事故,不必然代表醫院方沒有過錯,現在通行的作法是,如果醫院方有過錯,即使不是醫療事故,也要按照一般人身損害案進行賠償。而一般人身損害的賠償標準更高一些。因而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不是醫療事故可能比醫療事故賠償更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