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完全性
表現為相同的損害但賠償范圍不一致。有的法律部門對應當規定的賠償內容未作規定。《民法通則》是民事的基本法律,在沒有專門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應當適用基本法。但由于民法通則制定得較為原則,僅采用列舉的辦法明確規定了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等6項內容,對其他如住院伙食補助費、死亡補償費、交通費等等卻沒有明確列舉,導致審判實踐中無法很好地把握賠償條件和范圍;《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和《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了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交通費、住宿費和被撫養人生活費等11項內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住院伙食補助費和交通費、住宿費等未作列舉,但專門規定了殘疾賠償金;《產品質量法》未列舉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用具費、死亡補償費、交通費、住宿費,另外規定了撫恤費;《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僅規定了一項醫療事故補償費,其他什么都沒規定;《國家賠償法》規定了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等6項內容,但對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住宿費等卻沒有規定。無一例外,以上各個法律法規均未將精神損害賠償費作為一項賠償內容。《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雖然有精神損害賠償的內容,但僅限于精神性人格權的損害賠償。
(二)、不統一性
表現為相同的賠償內容但賠償的標準不一致。有些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賠償的標準,但這些標準在不同的法律部門卻有不同的規定。如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民法通則》規定“一般應補助到不低于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的標準”,《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原則上按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標準賠償20年”,而《國家賠償法》以殘疾賠償金的方式,規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倍,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一到四級殘疾按月分等級發放傷殘撫恤金,并按本人工資標準發放18至24個月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五到十級殘疾可由企業安排工作,并享受本人6至16個月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企業難于安排工作的五、六級傷殘,按月發放相當于本人工資百分之七十的傷殘撫恤金。從這里可以看出,同樣是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民法通則》按照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標準計算,《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按照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標準計算,《國家賠償法》按照國家年人平工資標準計算,《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則按照本人工資標準計算,四個法律法規出現四種不同的參照系數。此外,在賠償的期限上,《民法通則》未限定賠償的期限,也就意味著賠償到受害人死亡之日,即終生賠償;《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賠償20年,并根據受害人的年齡進行加減;《國家賠償法》規定一次性賠償,按上年度國家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倍賠償,實際上也就是賠償10-20年;《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沒有提出明確的期限,但對受害人退休之后的生活進行了規定,可以視為終身賠償,四個法律法規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賠償期限。
又如被撫養人生活費,《民法通則》規定得很靈活,“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也就是以滿足被撫養人生活、就學、就醫等基本需要為限,《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比較嚴格,即以事故發生地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標準計算,并按被撫養人的年齡進行加減,《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按受害人本人工資為標準計算,而《國家賠償法》則按照當地民政部門有關生活救濟規定辦理。同樣是四個法律法規出現四種不同的參照系數。其他如護理費、誤工費、醫療費等規定不相統一之處參見附表。
(三)、不平等性
賠償范圍和賠償標準的不一致,決定了人身損害賠償的不平等性。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設定這樣一個分析模型:在現行的人身損害賠償制度下,假定有四個基本情況完全一樣的二級殘疾人,分別因故意傷害、道路交通事故、工傷事故和國家司法行為致殘,并且他們都有完全的理由和依據獲得賠償。在這四個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將分別適用《民法通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和《國家賠償法》,剔除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可比因素較差的項目,僅就殘疾者生活補助費來看,由于適用的法律和依據的標準不一樣,他們獲得的賠償數額也明顯不一。同樣的傷殘等級,僅僅因為傷殘的原因不同就導致獲得賠償的不同,這不僅不合情理而且不合法理。從各個案件本身來說,四個案件都嚴格按照各自適用的法律進行賠償,不存在有失公平、公正之處,但相互間一比較,就可以發現其間明顯的不平等性。賠償是針對受害人的受傷害程度給與相適應的經濟補償,其根本點和出發點在于受傷害的程度,而不是受傷害的原因,但現行的法律法規卻偏偏來了個本末倒置。由于在立法中過多地考慮所立法律的公平、公正和合理性,而忽視了與同類法律部門間的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和相互統一,以至出現顧此失彼、各自為政的非正常法律現象。這是目前人身損害賠償制度最大的紕漏所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參加公司年會活動受傷算不算工傷
2020-12-03房屋租賃合同標準版
2021-02-25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