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盤認籌是騙局嗎
實際上,任何形式的“認籌”、“內部認籌”“VIP排號”等行為,都是房地產開發商在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的非法活動,是國家明令禁止的。根據規定凡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發展商不得發布任何銷售信息,嚴禁以“認籌”、“內部認購”“內部登記”等任何形式變相無證銷售商品房,不得向購房者收取排號費、誠意金、認購費等任何含有預定款性質的費用。
交認籌金時有什么注意事項
1、陷阱一:搞“認籌”的樓盤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征——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很多樓盤是在建設過程中就開始了認籌的,那個時候房子預售許可證估計還沒有辦下來呢。
2、陷阱二:取得“認籌”資格時,消費者都將被要求交納一筆數額不菲的“認籌誠意金”。一般為數千、數萬至幾十萬不等。盡管開發商均承諾,“認籌誠意金”可無條件無息退還。但有專家則認為,這實際是一種無償占用消費者資金的“融資方式”。專家警告說:“對于這些‘認籌誠意金’,政府及其他機構并無任何監管措施。一旦項目出現問題,開發商卷款而逃,受損失的就是消費者本人了。”
3、陷阱三:為何會有“樂此不疲”的排隊現象呢?有知情者道出了其中的奧妙:一些開發商、代理商、“炒房者”就是要營造這種極端熱鬧的氛圍,制造出樓盤“供不應求”的假象,不明就里的消費者看到越是排隊的人多,越覺得房子難買;越覺得房子難買,就越愿意排隊。而那些盡管排了隊,也交了“認籌誠意金”但后并未抽中選房權的消費者就越愿意出錢從“炒家”手中買到選房權、甚至再出更高的價格從“炒家”那里買房。
4、陷阱四:故意控制房號。不少開發商及代理商在“認籌”時,往往故意控制房屋銷售的數量。專家警告說,“這往往都是開發商或中介在當中做的手腳。”
5、陷阱五:所謂的“認籌”一般都有折扣。一般的樓盤都會以折扣2至3個百分點等優惠方式吸引消費者前來“認籌”。不過,這種“優惠”其實完全是虛幻的。因為,在“認籌”階段,開發商一般不會公布銷售價格,如果“認籌”的人數超過預期,開發商將立即提價。如此一來,之前的所謂優惠無疑是“空中樓閣”。
按說新盤在取得預售資格前,開發商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認籌活動。可為了規避政策限制,有些開發商鉆起了空子,借助網絡平臺組織團購,由第三方代收認籌金。業內人士分析,通過這種方式,開發商可以人為制造房源緊張的假象,借此抬高房價,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市場處明確表示,如果發現此類違規行為將嚴厲查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沒合同口頭協議工資怎么索賠
2020-11-25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什么證
2021-02-21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