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鵬
【案情】
原告王某等四人系王某某之兄,五兄弟的父母分別于2002年和2009年去世。王某某屬三級智力殘疾,從小與其父母共同生活,至2009年王某某父親去世后,王某某被四原告送至被告敬老院生活,但未簽訂書面的服務合同。四原告每月向被告敬老院交納王某某的生活費600元,該費用已繳納至2011年12月底。2011年3月15日,原告王某與被告敬老院簽訂《于家務回族鄉(xiāng)敬老院離院協(xié)議》,約定:凡入住鄉(xiāng)敬老院老人,擅自離開敬老院,沒有與值班人員請假,無論是走失或者出現(xiàn)交通事故,與敬老院無關,后果自負。
2011年10月29日清晨,被告敬老院發(fā)現(xiàn)王某某走失,隨后與四原告聯(lián)系并告知王某某走失,同日原告王某向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于家務派出所報案,后原告王某四人多方尋找王某某未果。王某四人認為王某某入院期間,敬老院對其人身安全應當負有保護義務,敬老院非但沒有盡到義務,致使王某某失蹤一年,并且在失蹤后未及時采取處理措施,敬老院的違約行為及不作為行為致使王某某家人承受巨大精神折磨,故將敬老院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違約賠償金450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60000元,預先交付的各項生活費用1200元,交通費3000元,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敬老院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根據(jù)《通州區(qū)于家務回族鄉(xiāng)敬老院社會老人入院協(xié)議書》及《于家務敬老院離院協(xié)議》的規(guī)定,王某某擅自外出的責任應當由原告承擔。原告主張的違約金概念不清,不應被支持。
【審理】
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審理認為:
因王某某患有智力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四原告將王某某送至敬老院生活,且按照敬老院的收費標準交納了相應的費用,雙方雖未簽訂書面的服務合同,但是敬老院已經收取了四原告交納的服務費用,且王某某已經長期在敬老院生活,故四原告與敬老院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服務合同關系,雙方均應當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四原告作為王某某的監(jiān)護人,雖然將王某某送至敬老院生活,但仍應當履行其相應的監(jiān)護責任。被告敬老院作為養(yǎng)老服務的提供者,應當在合理注意義務范圍內保證王某某的人身安全。現(xiàn)王某某走失,作為監(jiān)護人的四原告和作為養(yǎng)老服務提供者的被告敬老院均負有相應的過錯。四原告在與被告敬老院履行服務合同中,造成王某某走失,四原告據(jù)此要求被告敬老院賠償違約賠償金,但四原告主張的損失數(shù)額系由王某某每年的各項補助收入總額乘以二十年得出,該項計算方法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jù),同時四原告亦未能夠證明王某某走失后造成四原告的其他損失,故法院對四原告要求被告敬老院賠償違約損失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關于四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害賠償金,本案中王某某現(xiàn)屬走失狀態(tài),沒有相關證據(jù)顯示王某某是否已經死亡,且四原告未通過宣告死亡程序確認王某某宣告死亡,即四原告沒有證明王某某走失對其精神造成明顯的重大傷害,故法院對此亦不予支持;關于四原告主張的要求退還服務費1200元的請求,被告敬老院表示同意退還,法院不持異議;關于四原告主張的交通費,該費用系王某某走失后,四原告進行尋找時發(fā)生的費用,但四原告未能提供相應的交通費票據(jù),故本院結合原被告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的過錯和四原告尋找王某某的距離等因素,予以酌定,對四原告主張的過高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據(jù)此法院判決:被告北京市通州區(qū)于家務回族鄉(xiāng)敬老院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返還四原告服務費共計一千二百元、交通費一千五百元;駁回四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判決后,雙方均未上訴。
【評析】
本案爭議焦點之一為:四原告與被告敬老院簽訂的《于家務回族鄉(xiāng)敬老院離院協(xié)議》是否有效。該協(xié)議約定:凡入住鄉(xiāng)敬老院老人,擅自離開敬老院,沒有與值班人員請假,無論是走失或者出現(xiàn)交通事故,與敬老院無關,后果自負。
筆者認為該項約定應屬無效。理由如下:被告敬老院作為養(yǎng)老服務的提供者,負有提供正常的符合約定養(yǎng)老服務、保障被服務者人身安全的重要義務?!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也規(guī)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養(yǎng)老服務合同中,養(yǎng)老服務提供者負有保證其提供的養(yǎng)老服務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義務。
《合同法》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造成對方人身傷害、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而免責的條款無效。法律之所以規(guī)定上述兩種情況的免責條款無效,理由有二:一是這兩種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和法律譴責性;二是這兩種行為都構成侵權行為,即使當事人之間沒有合同關系,但是人也可以追究對方當事人的侵權行為責任,如果當事人約定這種侵權行為免責的話,等于以合同方式剝奪了當事人合同以外的權利。
本案中敬老院關于凡入住鄉(xiāng)敬老院老人,擅自離開敬老院,沒有與值班人員請假,無論是走失或者出現(xiàn)交通事故,與敬老院無關的約定,免除了己方的主要義務,排除了對方的主要權利,具有社會危害性和法律譴責性,應屬無效約定。
綜上,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漷縣法庭)
來源:律霸網(wǎng)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guī)定
2021-01-19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學生實習期間發(fā)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勞動監(jiān)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2-01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shù)是多少
2020-12-29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如何計算土地出讓金
2020-11-27拆遷可以強制斷水斷電嗎
2020-12-15征地拆遷中最有效的維權方法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