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能想到,現實中圍繞醫療過錯賠償的糾紛是很多的。而往往在解決糾紛的時候,當事人都會選擇通過訴訟方式。關于醫療過錯賠償的糾紛,律霸小編整理了一份相關案例,馬上就來為您介紹。
案例:日前,家住福建省上杭縣臨江鎮的胡女士像往常一樣騎著摩托車前往單位上班,在途中不慎發生意外,車毀人傷。胡女士隨即被送往上杭某醫院救治。醫生檢查發現,胡女士左腳脛、腓骨骨折,多處組織不同程度受傷。醫院為胡女士行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手術后,胡女士又多次進行了X光對位對線檢查,一切正常。病情好轉的胡女士出院回家休養。誰知好景不長。胡女士回家休養的半年多的時間里,始終感覺患處腫痛不止,經三次拍片及詢問手術醫生,均答復是排斥反應,胡女士欲行鋼板拆除術時,發現鋼板已斷裂,骨頭對位線好,但骨胳未完全長好,醫生認為宜采取保守療法,過三個月視病情再作處理。三個月后,胡女士遵醫囑到醫院處復診,被告知仍需再等三個月。當胡女士再次復查時,其骨折處已向外成7度。此時,胡女士懷疑醫院手術存在問題,于是到龍巖市第二醫院就診,診斷為應重新手術。胡女士再次拍片,確診脛骨斷處側位角已成10度,上杭某醫院認定斷端附近有多量骨痂,不改變治療方案。胡女士又兩次到龍巖市第一、第二醫院請專家會診,診斷為必須立即重新手術。胡女士便入住龍巖市第二醫院重新手術。
法院判決 醫院賠償患者醫療費用
出院后,遭受身體和精神雙重痛苦的胡女士開始向上杭某醫院索賠。醫院方面以手術程序符合規定、手術成功,不存在醫療過錯,胡女士不遵“絕對臥床不活動”的醫囑造成鋼板斷裂,再次手術,不能賠償。
胡女士多次與醫院交涉協商,均無結果。一怒之下的胡女士將上杭某醫院告上法院,要求醫院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精神撫慰金等計人民幣13069.98元。
庭審的焦點在醫院的醫療過程中是否存在醫療過錯或醫療事故。醫院為了證明其主張,在審理過程中,申請龍巖市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鑒定。龍巖市醫學會鑒定認為不構成醫療事故,但醫療過程中后期技術處理有缺陷。胡女士對此不服,認為鑒定書不符合事實,醫院方提供的材料有瑕疵。但是,胡女士也無法提出相應的證據來推翻鑒定結論。
法院經審理認為,醫院在胡女士手術后復查X線片時,出現骨折端連續性骨痂生長緩慢、一年后鋼板斷裂、骨折端成角和骨不連等并發癥表現時,后期技術處理有缺陷,在醫療過程中存在醫療過錯。醫院應適當賠償胡女士的損失。對胡女士要求賠償精神撫慰金5000元,因醫院的醫療過錯未造成胡女士精神損害的嚴重后果,法院不予支持。醫院在醫療過程中雖然不存在醫療事故,但存在醫療過錯,且無證據證實胡女士的第二次手術系其自己的過錯造成,因此,醫院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法院遂依民法通則規定,判決醫院賠償胡女士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計7074.98元。
法律規定 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第八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在醫療糾紛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以及是否造成損害,由醫療單位負責證明,只要醫療機構不能舉證證明對受害人所受侵害具有法定的免責事由,就應當對受害人所受侵害無條件地承擔無過錯賠償責任。
法官認為,其一,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并非案件的惟一證據。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只是一個事實,一個專家證據而已,對于案件能不能使用醫療鑒定結論,還要結合其他證據來看。如果僅把醫療鑒定結論作為醫療糾紛案件的惟一依據來看待,那么就會造成“醫療專家”判案的結果,而不是法官判案了,就不能很好地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所以,即使專家們處在一個很權威的地位,他們作出的醫療鑒定結論也只應當是案件中的一個證據而已,能否作為定案的依據,還要經過法庭質證以及結合其他證據來認定。
其二,非醫療事故案件不應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該條例是為了正確處理醫療事故而制定的,并非為了處理所有“醫療糾紛”而制定。因此對于醫療糾紛而言,若《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不能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就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本案中胡女士的病情,經龍巖市醫學會鑒定認為不構成醫療事故,顯然該案件就不應當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來處理,如果按照該條例,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保護。而醫院在對病人的治療過程中存在過錯,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二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醫療過程中有過錯,就是侵權行為,既然是侵權行為醫院就應當賠償。
所以,法院作出上述判決是有法律依據的。
法理評析 非醫療事故按過錯賠償
非醫療事故的按醫療過錯加以賠償。此前的醫療糾紛案件常把鑒定結論作為判案的惟一依據,造成患者的權益不能得到充分保護。而此案的審理對非醫療事故的醫療差錯也加以賠償,有利于充分保護患者的權益,更符合法律規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非醫療事故案件不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并非案件的惟一證據。只要醫院醫療過程具有過錯,使患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就應當賠償,而非必須構成醫療事故才承擔責任。該案警示我們:醫務人員應認真診治,不但要杜絕醫療事故,還要避免醫療過錯,病人也應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嚴格遵守醫生囑咐,避免不必要的傷痛和糾紛。
一般來講醫療過錯都是由于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沒有盡到注意義務而給患者人造成的損害,此時追究相關醫護人員的行政或刑事責任是一方面,對患者或其家屬進行民事賠償又是另一方。希望律霸小編整理的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醫療事故與醫療過錯的區別有哪些
證明醫療過錯的證據有哪些?
醫療過錯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販賣毒品可待因口服液多次如何量刑
2021-02-23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