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醫療事故是分為了四個等級的,同時每一級當中又有具體的分類,一級乙等醫療事故是除死亡即一級甲等醫療事故之外的最嚴重的醫療傷害。由于是因為醫護人員違法相關規定造成了,因此需要相關人員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究竟一乙等醫療事故有什么刑事責任?以下是具體介紹。
一、一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認定
根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的規定,一級乙等醫療事故是指造成患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償,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人狀態;
2、極重度智能障礙;
3、臨床判定不能恢復的昏迷;
4、臨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喪失,不能恢復,靠呼吸機維持;
5、四肢癱,肌力O級,臨床判定不能恢復。
二、一級乙等醫療事故所負的刑事責任
《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1》規定第五十六條〔醫療事故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應予立案追訴。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定的“嚴重不負責任”:
(一)擅離職守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絕對危急就診人實行必要的醫療救治的;
(三)未經批準擅自開展試驗性治療的;
(四)嚴重違反查對、復核制度的;
(五)使用未經批準使用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
(六)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及有明確規定的診療技術規范、常規的;
(七)其他嚴重不負責任的情形。
本條規定的“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是指造成就診人嚴重殘疾、重傷、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難以治愈的疾病或者其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后果。
犯醫療事故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般造成患者一級乙等醫療傷殘的,相關醫護人員需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而其實這個刑事責任,就是應為該醫護人員涉嫌醫療事故罪,會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間進行量刑。同時醫療機構還要對患者或其家屬進行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律霸小編為您收集本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一級乙等醫療事故后的賠償標準,具體有哪些?
怎么認定一級乙等醫療事故?
最新一級乙等醫療事故的情形及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6種人
2020-12-21定罪免處能考公務員嗎
2021-02-20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