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傷害的概念和根據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利”是現代文明社會中法定的人身權利,精神健康是人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非法侵犯他人精神健康并致受害人精神活動障礙的行為,即為“精神傷害”,這也是刑法中傷害罪所包含的內容。刑法學研究的“精神傷害(mentalinjury)”不同于民法學所稱的“精神損害(mentaldamage)”。精神損害有時有明顯的表現,如在受到誹謗、侮辱后受害人因受刺激當場暈厥、舊病復發等。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受害人的外在反應并不明顯,而內心痛苦并不一定輕微。由于受害人情況不同,承受精神損害的能力不同,在同樣條件下,不同的人實際精神損害程度也不一定相同。因此,衡量精神損害程度,既要觀察受害人的具體反應,又要根據行為人的行為狀況。精神損害的結果是造成受害人的精神痛苦,不一定達到精神障礙。而精神傷害的結果是造成受害人精神障礙,影響社會功能,具有明顯的外在表現,其精神癥狀表現符合精神醫學有關精神疾病的分類診斷規律和標準。對精神傷害行為結果的定性和定量,應由司法精神病學專家對受害人的精神狀態進行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精神傷害在大陸法國家的刑法中一般都有規定,被認為是“重傷害”。由于我國法制建設起步較晚,刑法雖沒有明確規定精神傷害是否存在,但在理論上是持肯定態度的。有關精神傷害的理論研究與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目前尚屬空白。
來信中提到由于A的行為不當,使B受到精神創傷,以后發生了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反應性精神病、癔癥等,表明A的行為已造成B精神活動障礙,影響其正常的社會生活、工作和學習,構成了精神傷害。
2、精神傷害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
實施精神傷害的行為主體與實施軀體傷害行為的主體一樣,都是自然人,根據行為人在實施精神傷害行為時的主觀心態,可將精神傷害行為分為故意精神傷害行為與過失精神傷害行為。根據行為人實施精神傷害行為的方式,分為直接精神傷害和間接精神傷害。行為人不使用暴力手段,而是以威脅、恐嚇、制造輿論等方式對被害人施加精神壓力,并造成被害人精神障礙,為直接精神傷害。若行為人采用暴力等非法手段造成被害人軀體傷害,并伴發或者繼發精神障礙,為間接精神傷害。
3、精神傷害的司法精神病鑒定
在司法精神病鑒定中,由于精神傷害的特殊性,對精神傷害的結果與精神傷害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認定和精神傷害結果診斷定性和輕重程度定量鑒定,要比軀體傷害結果診斷的定性和輕重程度定量鑒定復雜和困難得多。先要明確診斷,再根據案情需要,分析受害人精神障礙與傷害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又稱為法律關系鑒定。目前我國尚無統一的精神傷害輕重程度的鑒定標準。在司法精神病鑒定實踐中,一般都參照有關軀體損傷程度鑒定的《人體重傷鑒定標準》、《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所列損傷的鑒定標準和方法。作者采用上海鄭*培、吳-軍等提出的精神障礙輕重程度評定方法,根據精神傷害與精神障礙之間的關系來評定??紤]損傷當時原發性病變,傷害后出現精神障礙的臨床特點,精神障礙持續時間和轉歸,精神障礙時社會適應能力進行綜合評定。
我國大多數學者對精神傷害的精神障礙輕重程度評定,都采用“三分法”,即根據精神傷害與精神障礙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評定。一是精神傷害與精神障礙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系;二是精神傷害與精神障礙之間存在間接因果關系。可分為“精神傷害之重傷害,精神傷害之輕傷害和輕微傷害”。
精神刺激和精神傷害等社會心理因素對精神分裂癥的發生是外因,只起到誘發作用,一般不評定傷害輕重程度,只判定傷病關系,以提示受害人的發病與傷害行為之間只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也有的學者提出,將這類疾病歸于輕微傷害中。
心因性精神障礙的精神傷害與精神障礙之間為間接因果關系,既有病前患病傾向、人格不健全,又有精神傷害的誘發作用。根據具體精神障礙的嚴重程度和預后,可評定為輕傷害或輕微傷害。
反應性精神病既往無發作史,又有確切的經歷重大精神傷害史,精神傷害與精神障礙之間有直接因果關系,評定為精神傷害之輕傷害。由于精神傷害的特殊性和反應性精神病的癥狀表現(當時傷情)和預后之間不成比例關系,有的學者認為不屬輕傷害范圍,應評定為重傷害。其所指的反應性精神病,嚴重影響受害人精神健康和直接危害社會安定的,列在精神傷害之重傷害中。
對某些精神障礙的精神傷害程度評定,各地法學、精神病學專家學者尚有不同的認識。
4、精神傷害的醫療賠償
因侵害人造成受害人的精神傷害的,侵害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精神傷害的類型和因果關系來確定賠償責任。反應性精神病發病與精神傷害有直接關系,行為人一般應當負全部賠償責任。癔癥及各種心因性精神障礙、神經癥首次發作,其發病與精神傷害有很大關系,行為人應當負賠償責任;復發的,應適當進行賠償。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病,精神傷害只是發病誘因,首次發病應當負部分賠償責任,復發的可適當賠償。一般主張對精神傷害的賠償宜通過調解、協商,一次性給予解決為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案件審理中被告破產案件中止后該怎么辦
2021-01-01開發商承諾的學區房難落實,是否可以主張違約賠償
2021-01-21股份轉讓與上市公司的收購有什么不同
2021-03-03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1-02-03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行政訴訟時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0-11-19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股東投資未到位應如何處理
2021-01-27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