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各方面壓力增大,有些人精神方面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發生案件時,精神病的確認也是需要進行相關機構的司法鑒定的。這樣也保障精神病人和其他人的權益不受到侵害。那么,民事精神病司法鑒定結果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就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相關內容。
一、民事精神病司法鑒定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13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行政處罰法第26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予處罰。”
二、法院申請民事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1、宣告申請。
精神病人的近親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提出申請。其他利害關系人是指與精神病人存在民事關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司法鑒定。
法院受理申請后,必要時可對被申請人進行鑒定。
3、指定監護人。
在宣告被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同時,法院可根據申請,指定監護人。也就是說,指定監護人并非這類案件的必經程序,只在利害關系人有申請時法院才能指定監護人。
4、撤銷申請。
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其監護人有權申請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在原判決撤銷前,被宣告人是沒有訴訟行為能力人的,按照法理當然也就不能在沒有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參加訴訟活動。但監護人可能出于特定原因不行使撤銷申請權,使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因此,從保護行為能力欠缺者的利益出發,法律給無民事行為人、限制民事行為人開了“綠燈”。
委托或者申請精神疾病司法鑒定需要走合理的法律程序,不能根據自己主觀來決定內容,或者私自修改內容,這種行為都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要走合法的法律程序,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也為辦案人員對案件處理提供了相關的依據,也使得案件結果更加的公平,公正。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司法鑒定精神病的具體流程是什么?
司法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房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