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上述目的,結合現有立法與司法踐實,我們對我國的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標準提出如下方案供參考研究:
(一)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及其分類
由于精神損害賠償是一個內函很豐富的概念,所以,很有必要先將精神損害的范圍進行分類,然后根據不同的精神損害類別,確定不同的賠償標準。
劃分精神損害的類別也需要一個標準,因為沒有一個標準就無法分類。筆者使用的分類標準是造成精神損害這一行為的性質。因造成精神損害行為的性質決定著精神損害的大小,精神損害的大小當然決定著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多少,最終決定著賠償的數額標準。所以,研究造成精神損害行為的性質是本文的核心與實質。
所謂造成精神損害行為的性質是指行為人的不法行為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的法律后果,即承擔何種法律責任。如民事賠償責任、刑事附帶民事責任等。綜合我國民事與刑事立法讓當事人承擔法律責任的習慣做法,我們把精神損害分為民事精神損害與刑事精神損害二大類。
民事精神損害是指行為人的不法行為侵害了他人的名譽權與人格尊嚴。民事精神損害又可分侵犯肖像權、侵犯名譽權與人格尊嚴、輕微傷害他人身體三類。
刑事精神損害是指行為人的不法行為嚴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并構成犯罪的行為。刑事精神損害又可分為單純傷害他人身體與其他侵犯人身權利的精神損害。單純傷害他人身體是指故意或過失致他人輕傷害、重傷害、傷殘和死亡;其他侵害人身權利是指因犯強奸、搶劫、拐賣婦女兒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非法拘禁、綁架、侮辱、誹謗、拐騙兒童、報復陷害等我國《刑法》各章規定的涉及侵害他人人身權利,足以給他人及其近親屬造成精神痛苦的犯罪行為。
(二)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標準
根據上述兩大類及其進一步又分為五小類的精神損害分類方法,考慮到五小類每類危害大小的共性特點,我們確定如下標準:
1、民事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標準:從侵害行為開始之日起到停止侵害并恢復名譽之日止,按照受害人上年度所在縣(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侵害人因侵害他人人身權利有盈利收入的按盈利收入總額計算;受害人正當經濟損失超過上述應賠償數額的,也可以按受害人的實際損失計算賠償數額。
這里的恢復名譽是指侵害人在同等范圍內采用公告、貼悔過書、請眾多人在場公開道歉(在場人必須經受害人同意)等形式。
在法院因精神損害賠償進行訴訟的時間計算在內。
2、刑事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標準。
因為刑事精神損害是以構成犯罪為前提的,而且損害的大小與刑期相一致,故我們建議: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標準為:犯罪行為法定的最高刑期乘以上年度受害人所在縣(市)職工的平均工資。例如:侮辱罪與誹謗罪的法定最高刑期是三年,就用三年乘以上年度平均工資計算精神賠償數額。再例如: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不含殘廢)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刑期是十年,就用十年乘以平均工資收入計算精神損害賠償數額。
3、判處死刑與無期徒刑案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問題。
大家都知道,判處無期徒刑與死刑的案件沒有具體年限,但是這種案件造成的精神損害的程度最大。我們怎樣確定這兩種犯罪的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標準呢?我們認為,以二十年的期限計算最為恰當。因為首先我國《刑法》規定的可用數字計算的最高刑期是二十年,而且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執行二年后也絕大多數被減為二十年有期徒刑;其次《國家賠償法》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也均規定最高賠償期限是二十年。所以,無論從現有立法例上還是從實際操作中,均以二十年為妥。
4、過失犯罪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侵害人的過失行為構成犯罪的,比照故意犯罪的刑期計算。例如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比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按十年計算或者按照法定最高刑期的三倍計算。例如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的最高刑期三年有期徒刑的三倍計算即九年。但最高不超過二十年。
侵害人的行為構不成犯罪的,比照相應的構成犯罪的侵害后果所規定的刑期計算賠償時間。例如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按二十年計算精神賠償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企業繳納五金一險是否有什么強制措施
2021-01-16使用單位應當對什么特種設備及時予以報廢
2021-03-02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父母和子女能簽訂贍養協議嗎
2021-03-22無效婚姻算沒結婚嗎
2021-01-01公司分立的條件申請
2020-12-08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