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報3月22日訊《侵權責任法》在明確侵權責任的同時,對侵權責任的抗辯也進行了明確規定。由于抗辯事由可以導致侵權責任的減免,在法律上又稱免責事由、免責條件。免責事由一般由法律規定,但在不違反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也可由當事人約定。
民法理論將免責事由分為兩大類:一是正當理由,包括職務授權行為、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自助行為、受害人同意。二是外來原因,包括不可抗力、受害人過錯、第三人過錯、意外事件。《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至第三十一條規定了侵權責任的減輕或免除的6種法定事由。
一是過失相抵。《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這一條就是過失相抵(受害人的過失)的規定。據此規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二是受害人的故意。《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受害人故意作為免責事由,一旦適用所導致的后果就是完全免除加害人的責任。《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據此規定,如果受害人摸高壓線自殺或盜割高壓線,導致自己死亡則經營者不承擔侵權責任。
三是第三人的過錯,是指原告、被告之外的第三人造成了原告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從而提出免除或減輕自己責任的抗辯事由。《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四是不可抗力。行為人因為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表明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同時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錯,讓行為人對自己無法控制的損害結果負責是不公平的。《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五是正當防衛。《侵權責任法》第三十條規定“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由此可以看出,正當防衛的后果是在必要限度內的,完全免責;超過必要限度的,也即防衛過當的,就其不必要的損害承擔適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