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又名死亡補償費,顧名思義,是指受害人作為一個民事權利主體生命權因受到侵犯喪失后造成損失而得到的賠償。民法理論認為,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受害人因侵權行為死亡后,其作為民事主體的資格已經(jīng)消滅,死亡受害人也就不能以主體資格主張民事權利。按照目前通行的說法,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是間接受害人,即死者近親屬。死亡賠償金是對受害人的法定繼承人因受害人死亡所導致的未來所能繼承的財產(chǎn)減少而應受到的補償,因此死亡賠償金不是賠償給死者的。
關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zhì),傳統(tǒng)上有“扶養(yǎng)喪失說”和“繼承喪失說”兩種理論。
“扶養(yǎng)喪失說”理論認為,因侵害他人生命導致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生前扶養(yǎng)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因此喪失了生活資源的供給來源而受有財產(chǎn)損害,侵權責任人應當對該項損害予以賠償。如受害人沒有需要扶養(yǎng)的近親屬,為平衡利益,法律則規(guī)定侵權責任人對受害人近親屬因受害人死亡而受有的反射性精神利益損害,亦應當賠償。按照這一理論,死亡賠償金定性為精神損害撫慰金。我國的《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chǎn)品質(zhì)量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已失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基本上采納了這一理論。但隨后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廢止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九條有關精神撫慰金即死亡賠償金的規(guī)定,并對受害者的被扶養(yǎng)人的扶養(yǎng)問題已有明確規(guī)定,即由侵權人承擔受害者被扶養(yǎng)人的生活費,因此受害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的生活供給來源已得到恢復,該理論就喪失了其存在的價值。
“繼承喪失說”理論認為,侵害他人生命致人死亡,不僅生命利益本身受侵害,而且造成受害人余命年歲內(nèi)收入的“逸失”,也就是給與受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共同體造成財產(chǎn)損失。因加害人的侵害行為導致受害人死亡從而使得這些未來可以獲得的收入完全喪失,以致受害入的法定繼承人在將來所能繼承的財產(chǎn)減少。按照這一理論,死亡賠償金的內(nèi)容是對死者未來可能的收入損失的賠償,其性質(zhì)是財產(chǎn)損失賠償,而不是精神損害賠償,這也是目前較流行的說法。我國《國家賠償法》率先確定了死亡賠償金的財產(chǎn)性質(zhì)地位。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也采用了“繼承喪失說”這一理論,并在第十八條就精神損害賠償作出了專門的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也因此已廢止。由于我們是按照“繼承喪失說”理論進行的人身損害賠償立法,因此“同命不同價”并不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也與立法理論相符。因為不同的人其收入也不同,其賠償標準也就不同。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監(jiān)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2-26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zhí)行
2021-02-26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存單質(zhì)押貸款辦理手續(xù)和具體流程
2020-12-23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保險公司會破產(chǎn)嗎
2021-03-10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農(nóng)村宅基地住房拆遷補償相關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1-01-12公房拆遷補償款該何去何從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