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鄧*固涉嫌誹謗罪:四川遂寧市蓬溪縣青年鄧*固在網上用真名發布帖子,稱“高升鄉在退耕還林中存在違紀、違法行為”,并稱遂寧市、蓬溪縣及縣林業局有關領導是“敗類”。去年10月17日,鄧*固因涉嫌誹謗罪被蓬溪縣公安局刑拘。12月31日,蓬溪縣檢察院正式向蓬溪縣法院提起公訴。09年4月20日,蓬溪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鄧*固涉嫌誹謗罪一案。爭議點:程序存在違法?是否構成誹謗罪要件?
侮辱罪:指以暴力或者其他辦法公然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客體是公民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對象必須是特定的自然人,不包括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等組織,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首先,必須有侮辱他人的行為。方式主要有暴力侮辱、言詞侮辱、文字侮辱。其次,侮辱他人必須是公然進行的。所謂公然,是指在有第三者在場的情況下或者能夠使第三者看到的、聽到的方式進行侮辱,至于被害人是否在場,不影響本罪成立。構成本罪,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主體為一般主體。主觀方面指直接故意,并具有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目的。根據《刑法》第246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同時,犯本罪,告訴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種事實,損壞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客體是公民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對象是特定的人。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并散布某種事實,損壞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所謂捏造,是指無中生有,憑空捏造虛假事實。如果傳播的是客觀存在的或者略有夸張的事實,不構成本罪,但可構成侮辱罪。所謂散布,是指用語言或文字的方式擴散捏造的事實,使眾人知道。侮辱罪與誹謗罪的主要區別是:第一:侮辱的方法可以用暴力方法,但并不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而誹謗則必須是捏造并散布有損他人人格、名譽的事實,且法律沒有以公然實施為條件,主體為一般主體。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并具有貶低、損壞他人人格、名譽的目的。因果實誤信耀眼并加以散布或者批評失實而損壞他人人格、名譽的,不構成犯罪。根據刑法第246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土地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3-24拆遷補償協議不能簽的情形
2020-11-21現在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2拆遷房屋怎么賠償
2020-12-18房屋拆遷需要土地證原件其作用是什么
2020-12-25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21-01-21項目征用土地報批的程序是怎樣
2020-11-28房屋拆遷怎么維權
2020-11-22拆遷時簽訂補償協議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