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定監護人法律程序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同意即可擔任監護人。監護權指定不必公證。
二、監護人的監護職責
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三、關于監護訴訟的問題
1、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在訴訟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間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期間的法定代理人。
3、被指定的監護人不服指定,應當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審理,認為指定并無不當的,裁定駁回起訴;指定不當的,判決撤銷指定,同時另行指定監護人。判決書應送達起訴人、原指定單位及判決指定的監護人。
以上就是關于法律指定監護人的規定,對于法定的監護人法律都有其具體規定,如果監護人已法律履行監護職責的話,就由其它親屬擔任,對于不同的被監護人,也有其不同的法律規定,如有具體的問題,可在我們律霸網繼續進行法律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團隊可為你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